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美元跌了黄金涨了 经济专家却懵了

www.creaders.net | 2025-04-22 22:38:46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秦鹏评论分析文章:世界金融市场最近两个月有点乱套,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后市又会如何发展呢?

  同时,华尔街的经济学家有点懵,尽管川普的负面新闻满天飞,但是对美国经济本身的影响却远小于预期,甚至如果不看新闻,他们都想不到白宫在1月份已经更换了主人。这个背后,又发生了什么?

  美元贬值 黄金上涨 发生了什么?

  川普政府的关税战,犹如核弹,继续席卷全球。带来的一个巨大变化,是世界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美元指数断崖式下跌,黄金冲破3500美元,成为避险之王。

  其中,美元指数4月21日早盘跌破了99,较年初的108下跌了近10个点。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已经升值约11%,4月21日升破1.15美元,写下三年来新高。德银分析师甚至认为,至2027年底,欧元兑美元可能升至1.25美元。

  主要货币汇率在短短数月内,大幅波动10%实属罕见,也反映市场日益忧心川普的政策将导致美国衰退,欧元在这个经济动荡时期被视为“资金避风港”。

  另一大避风港则是黄金。一路飙升的国际金价,本周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4月22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突破3,500美元/盎司大关,盘中最高触及3,509.9美元/盎司,再度刷新了历史新高。

  从年初以来,国际金价累计上涨约24%。黄金期货从每盎司3,100美元关口到3,200美元,只用了10个交易日;从3,300美元到3,500美元,则仅用了4个交易日。

  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都有哪些?后面又会如何变化呢?

  首先是全球央行,已连续17个月净增持黄金,并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的黄金购买量超过1,000吨。

  其次是关税战,加剧了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动摇,促使投资者寻求更稳定的资产配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放缓。总体而言,关税战不仅影响贸易流动,更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挑战,黄金则因其避险特性而受益,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再次,是涌入金市的机构资金,也在今年暴增。2025年4月,黄金ETF净流入创纪录(如单周8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上,黄金ETF也激增。根据Wind数据统计,中国国内20只场内黄金ETF年内净值平均涨幅为27.7%,合计规模(预估)已超1,44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总规模(约726亿元)接近翻倍。

  第四,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市场担忧。特别是最近几天,川普连续抨击联储局主席鲍威尔,称其“反应迟缓”并威胁要罢免他,引发市场对联储局独立性的担忧。

  其中,4月21日(周一),川普在Truth Social上再度冲鲍威尔开炮,称其为“大输家”(Major Loser),并强烈主张说当前美国“几乎没有通膨”(virtually No Inflation),美联储应立即降息。他还警告说,若鲍威尔再“动作太慢”,美国经济可能陷入减速危机。

  川普说“现在能源与食物价格大幅下滑,几乎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在下降,正如我所预测,因此几乎没有通膨。但如果那位永远太慢的家伙不立刻降息,经济将会放慢。”

  他还以欧洲央行(ECB)已七度降息为例,痛批鲍威尔始终不作为。

  此外,驱动美元贬值和黄金上涨的因素,还包括对俄乌战争、中东紧张局势及中美对抗推高的担忧。

  不过,专家们提醒投资者要小心了。因为,一方面,今年黄金的这种大涨,主要是因为对风险的担忧,而虽然黄金作为安全资产,具有避险作用,但是由于各家机构可能同时交易其它各类资产,在当前动荡下,如果其它资产大范围暴跌,也可能引发这些机构去杠杆或止损平仓,以获取现金流动性,防止被挤兑或破产。这种情况下,它们持有的黄金等避险资产也会被抛售,黄金价格可能下跌。

  另一方面,黄金的价格已经站在了高位,风险加大。整体而言,全球主流机构预测今年黄金的价格,集中在$3,500至$4,000之间;部分机构,如德意志银行和Wallet Investor则更保守,预测今年最终价格在$2,700至$3,000之间。影响主要因素,包括央行购买力度、地缘政治风险、通胀预期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

  而关于美元,现在有一些极端的说法,一些人认为欧元将取代美元,还有一些人说全球货币将回归金本位。

  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21日表示,欧元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欧洲央行副总裁Guindos在当地时间周二,也讲了类似的话:“我不认为我们现在具备成为储备货币替代选项的条件,但我认为我们正处于未来几年最有希望成为这一角色的位置上,如果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进程,我相信欧元的全球权重将会上升。”

  还有人认为,国际货币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美元+N”的多元化货币体系正在建构中。比如,中国经济学家、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建说,“从美国总统川普与全球打贸易战脱钩断链那一刻开始,美元就失去了全球化为其提供支撑的‘贸易之锚’,真的是在自掘坟墓自毁前程。如果中美真正脱钩,拿着美元还能买到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吗?”

  不过,我认为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原因很简单;

  第一、现在国际金融市场震荡,更多是一种忧虑,人们试图寻找一种美元替代品,或者一种更加稳定的货币锚定物,所以扑向了黄金或者欧元。

  但是,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需要长期的积淀、足够全球化和强大的经济。欧洲在关税战中并没有优势,上面有美国在逼迫它让步,下面有中国商品在挤压市场,而且欧洲的过度左倾压抑了创新,这会让它失去未来的AI人工智能竞赛,所以短期内,我们看不到欧洲经济大幅好转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欧元的涨势只是短暂的,无法长期持续升值。

  第二,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在不是在去全球化,而是在全球招标,重组供应商团队。要把不可靠的中共供应链踢出去,用墨西哥、越南、印度等代替。

  最新消息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周二宣布,已经和印度敲定了贸易谈判的参考条款。未来十年将双边贸易额翻番,达到5,000亿美元,这笔协议将可能带来美国1,300亿到1,800亿美元的出口,创造50万到100万个新工作岗位。

  而且,印度还接手了中共因为报复美国、而停止接收的波音公司的飞机。波音并没有被中共打痛。

  几乎与此同时,越南、新加坡、韩国以及柬埔寨也纷纷出手,严查原产地造假及转口贸易违规,针对的目标显然是中国厂家。

  所以,不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彻底改变了,而是中共的地位变了。拿着美元确实可能买不到中国便宜商品了,但是会有其它国家的便宜商品来替代。

美元跌了黄金涨了 经济专家却懵了

(示意图)

  华尔街专家们懵了:美国经济数据居然没崩

  当然,未来支撑美元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美国经济本身。而这方面,最新一些消息跌破了经济学家们的眼镜。

  4月20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很意思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除了经济数据,川普无所不在》。文章开篇说,“想像一下,你不关注新闻或社交媒体,只透过经济数据观察世界。你肯定想不到白宫在1月就易主了。”

  文章称,川普总统的驱逐出境、关税、联邦裁员和资金暂停等政策不断成为头条新闻,并打击了信心,但对经济的影响却出奇地小。招聘、支出和通货膨胀与拜登执政时期的情况非常相似。这种脱节让人深感困惑。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称经济环境“无法预测”,并于上周发布了两份盈利展望:一份是衰退,另一份是没有衰退。

  企业搞不懂,经济学家们也翻车了。4月初《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都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他们还说,今年招聘将大幅放缓,通膨将飙升。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两种情况的证据都很少。过去两个月,就业机会平均成长173,000个,几乎与前六个月的成长水准相同。失业率平均为4.2%,比前六个月高出十分之一。

  同时,整体通膨率和联准会衡量潜在价格压力的指标,平均都低了十分之一。上周,美国公布了3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通胀数据,按年上升2.4%,低于早前预期的2.5%及上月的2.8%。核心CPI按年上升2.8%,同样低于预期的3.0%及上月的3.1%。也就说,通货膨胀率还下降了。

  当然,面对经济学家们被数据打脸,作者就找了一大堆理由。但是,在我来看,有的对,有的不对,以下结合我的研究给出评价:

  1. 新闻标题和数据脱节的一个明显原因,是时间滞后。部分有道理,但是油价下跌是真实的,随着时间发展,这会成为经济成长的更有利因素。

  2. 由于进口商在关税实施前囤积了大量货物,许多新征收的关税可能要几个月才能转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这个部分准确。

  3. 接受延期辞职的联邦雇员可能会继续留在工资单上直到9月。这个也部分准确,更大的真相是:就业市场良好,被裁掉的联邦工作人员大部分就业了。2月底和3月初,前联邦雇员申请失业保险的人数激增,但最近平均每周仅比去年同期多几百人。所以,裁员影响比预期小,消费支撑着经济。

  4. 联邦支出平稳。准确。伊隆马斯克曾经表示,他可以削减2 兆美元联邦开支。他的政府效率部(DOGE)目前声称节省了1,550亿美元。然而,《华尔街日报》分析发现,川普执政前80天,联邦支出比去年同期高出1,540亿美元。

  5. 更关键的是,经济学家们忘了企业比模型聪明,劳动市场比预想顽强。前几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Greg Mankiw)和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逾千人,签署了一份“反关税宣言”,批评川普的关税政策具“误导性”,警告这可能导致“自找的衰退”。截至4月21日,宣言已经收集到1,383个签名。

  不过,我对这种专家联署一点儿也不感冒,因为在川普第一任上,《纽约时报》就搞过这么一出戏,也找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上千名经济学家联署,说川普上台美国经济会崩溃。结果呢?美国经济逆风飞扬,经济学家的脸被打得啪啪响。

  当然,我并不是说,现在美国经济完全没有问题。高利率现在是对美国经济最大的负面因素,不仅打压企业和消费者的购房、消费,而且会大幅增加联邦政府的国债支出,而到明年,会有9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要发新债还旧债。这也是川普跟鲍威尔着急,吵着要解雇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经济是否软着陆,主要取决于关税谈判的进展、美联储反应和企业适应力,也取决于消费者信心。但整体来说,有石油和食品价格下跌,美国通胀不会发生;按照现在世界各国围堵中共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中共也无法联合其它主要经济体制造更大的全球经济动荡。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