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德国电台表示,这是上周全球最大经济事件。德国媒体起初大多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衰弱的表现。但数天后,媒体就中国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等进行了多方思考。有的对人民币贬值表示了肯定,有的表示了担忧。
德国《世界报》写道:中国贬低自己的货币,以便短期内加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维持经济繁荣。但这一解释看得不够远。其实,比贬值更重要的是贬值的产生过程。此前,中国央行撇开市场发展,每天设定一个中间值。市场价允许围绕这一指数上下浮动2%。但现在的中间值却是根据前一天的市场行情来设定的。而这又是国际货币基金将人民币纳入其货币篮子的先决条件。中国这是在为人民币中期内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打基础。
《新奥斯纳布吕克报》写道:人民币贬值这一步骤比较容易解释,但有危险性。廉价的人民币降低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通过货币倾销来刺激出口兴奋--采纳这一政策使中国落到了最糟糕的社会圈子里: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虽然没有绑定欧元和日元的兑换率,但通过低息政策和有价证券的购买压了货币的价。要是更多的发行银行都来使用这一工具,具有毁灭性的货币贬值竞赛就可能爆发。人们因此十分关注美国发行银行将如何反应。
N-TV新闻电视台发表专家访谈表示:人民币近几个月来升值太高。中国央行自年初起便在阻止贬值。但中国期望国际货币基金今年内就将人民币确定为储备货币。而国际货币基金却对中国迄今为止的兑换率班子提出了评评。北京于是迎合国际货币基金,决定赋予市场力量更多的拓展空间,并全面更换了兑换率班子。所以,目前的贬值还谈不上是在操纵货币,跟货币战争也搭不上边。货币贬值当然是为了扶持出口业。中国的出口业境况不佳,原因有三:一是中国的工资一直在增长;二是全球需求低迷;三是人民币价格偏高。现在,中国决定来拧一拧货币这个螺丝,以便至少从这一方面得到缓解。但目前的贬值还算不上是大贬值,德国没有必要惊慌。虽然贬值趋势估计还将持续,但到了一定程度后,估计中国央行又会刹车。它不会允许人民币自由降落。
德国电台表示:人民币贬值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疲软。但美国以及现在的欧元区也在使用货币低价杠杆来促进自己的出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中国贬值这步棋还是给西方带来了双重威胁。一是中国金融政策的高度不透明。想想看,美国央行数月前就预告要涨息,而中国央行却在谁也没料到的情况下就连走三步贬值棋。这简直就象是在冒险。再者,既然中国也打算通过货币杠杆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中国是否真正掌握了使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呢?从中国急急忙忙阻止股市暴跌来看,答案其实是否定的。近20年内,中国这位巨人虽然长大了不少,但它还必须显示,它是否有能力登上国际金融舞台,唱响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