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7日就人民币国际化举行研讨会。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人民币可望在5年内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一揽子货币的一员,10年内接近完全可兑换,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将削弱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但不会取而代之。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7日就人民币国际化举行研讨会。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高级教授埃斯瓦.普拉萨德(Eswar Prasad)作此论断。
这位金融和贸易专家分析,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受5大因素影响:
第一,经济规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球10%,贸易占9%,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二,资本账户开放。中国已经选择性地放松资本进出的限制,其资本账户事实上已更加开放,但仍有广泛的限制。
第三,汇率灵活性。中国仍然实行严格管理的汇率制度,但随着资本账户更加开放,汇率管理也更加困难。
第四,金融市场发展。中国金融市场深度依然不够,政府和公司债券市场尚未发育。
第五,宏观政策。中国显性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多数储备货币国家,近年通胀率也维持于温和水平。
曾任IMF中国部主任的普拉萨德预期,鉴于其经济规模和影响力,中国政府正采取“有中国特色的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独特方式,今后5年的目标是有大量“软控制”的资本账户开放;5年内人民币会被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一揽子货币中,为此IMF将调整SDR组成货币的标准,因为“现在IMF需要中国的程度超过中国需要IMF”。
普拉萨德表示。虽然中国快速发展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在国际上使用,事实上有些国家已经将少量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但金融市场发展水准不够是人民币获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主要限制因素。他说:“今后10年内人民币将非常接近完全可自由兑换,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将开始影响甚至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但不会取而代之。”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罗奇(Stephen Roach)在研讨会上表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他说:“完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的日子在某个时候,也许在今后5到10年会走到尽头。”
前美联储副主席、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委员科恩(Donald Kohn)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是“双赢”,符合美中和全球经济利益,美国应积极鼓励中国实现这个目标,但人民币不可能很快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习近平可能祭出核弹级选项,已经拍板 |
2 | 习被老人干倒 接班人浮出水面 |
3 | 快讯!川普暂停所有对等关税 除了中国 增至 |
4 | 川普早上才决定暂缓关税 CNN曝内情被这事吓 |
5 | 中国海关发公告:这些美国进口商品不加84%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说一套做一套 传北京悄悄豁免… |
2 | 中国多家银行纷纷宣布… |
3 | 传习近平可能祭出核弹级选项,已经拍板 |
4 | 和习关系暧昧 副国级女高官地盘出事 |
5 | 习大势已去 党媒开始送别式宣传 |
6 | 仅剩几个小时 巨大风暴将至 |
7 | 习被老人干倒 接班人浮出水面 |
8 | 常委又将出事,情妇已经被抓 |
9 | 传川普松口:关税战比预期早结束 时间点曝 |
10 | 快讯!川普暂停所有对等关税 除了中国 增至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