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0日升至一美元兑人民币6.9920元,10余年来首次「破七」。专家表示,这是中国经济力更强大的最新迹象,但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尽管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到一美分,却表示中国制产品价格将更高,可能助长通货膨胀。
专家并指出,人民币「破七」,显示作为全球商业货币的美元,价位再度下滑,美国人在海外的购买力下跌。亿万富豪投资家索罗斯(George Soros)在上海表示,美元下滑也将促使「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不单依赖美元资产,而分散投资。
中国过去一直让人民币汇率紧钉美元,引起美国和欧洲国家抱怨中国藉此压低人民币币值,使中国货价格便宜,取得不公平的贸易优势,累积巨额贸易顺差,而美、欧工人则因此失业。北京终于在2005年7月决定放弃紧钉美元,让人民币汇率较有弹性。松绑前,人民币汇率是一美元大约兑人民币8.3元。
今年,一方面因为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一方面担心中国经济过热,北京领导人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破七」因而发生。某些分析师相信,人民币将继续升值,年底前可能升至一美元兑人民币6.5元。
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可帮助抵消进口货物价格上涨,象是石油、谷物和原料,其中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
数据显示,自2005年人民币不再紧钉美元以来,人民币已对美元升值约16%,包括今年升值约4.5%。
纽约时报指出,许多经济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与美元下滑对全球经济有益,因为它们反映美国经济疲软及中国经济财富增加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