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经历近50年收购战才打造出传媒帝国后,默多克将他对报纸的一腔爱意转化为对互联网的仇恨,在他看来,搜索引擎如同“无耻的网络寄生虫”,不断地以“免费”形式来盗窃着传统媒体的高价值内容。
从2009年初,默多克在一系列的场合上表态,称将对旗下新闻网站内容实现收费,自此便扛起了新闻网站收费的大旗,并考虑屏蔽谷歌搜索的内容抓取,与之势不两立。
从2009年12月到2012年9月,新闻集团旗下的《泰晤士报》经历着屏蔽谷歌到再次开放的转变。短短不足两年时间,是什么原因在促使默多克“回心转意”,重新拥抱谷歌?
与谷歌交恶——默多克被逼挑战
随着互联网冲击和世界性经济危机加剧,全球报业面临着广告收入下降的局面。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也未能幸免,营收与利润双双下降。2009年4月,默多克考虑终结旗下所有的新闻网站免费模式,包括《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纽约邮报》、《华尔街日报》、FOX新闻频道等媒体都开始向用户收费。
在此之前,《华尔街日报》的新闻网站内容已采取了收费制度,部分新闻可让读者浏览第一段,若想阅读全文就须付费,否则无法取得权限。但是,这类收费新闻若由谷歌搜到链接,却可阅览全文,这也成了收费制度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网站利益。对此,默多克痛斥谷歌“剽窃内容”,并指责其为“寄生虫”、“内容剽窃狂”。
由于谷歌在其新闻网站流量来源中占比较大,在全盘实施新闻内容收费计划前,默多克的初衷并非彻底与搜索引擎割裂,与谷歌的纠纷症结在于未获得足够的利益,看不惯谷歌“窃”走多半的果实。因此,他便通过舆论、联合其它出版商以及联盟微软Bing等多种措施频繁向谷歌公司施压,进而谋取到更多的利益分成。不单是谷歌,默多克抱怨的还有亚马逊,他指出:“《华尔街日报》在Kindle上的订阅费为15美元,新闻集团只能从中获得6至6.5美元,我们需要合理分成。”
当时任谷歌CEO的施密特公开质疑默多克的收费模式,称其难成功,因为在互联网上新闻源很多,读者有着多种选择。在多方沟通后,谷歌公司作出让步,并对“首次点击免费(First Click Free)”项目进行升级,允许新闻出版机构限制读者每天最多只可免费浏览5篇新闻。
以上措施未达预期后,默多克决定要断绝与谷歌的关系:那就是屏蔽谷歌搜索引擎的抓取。但他没有立即执行,直到2009年底的近8个月时间内,默多克都在频繁通过舆论,唿吁同行向谷歌施压。另一方面,紧锣密鼓地为网站内容收费产品及系统做准备,等待成熟时机。
2009年12月,新闻集团开始屏蔽谷歌搜索引擎,造成的后果便是各网站的流量暴跌。有数据显示,当日新闻集团旗下诸如MySpace、IGN、Rotten等的所有网页点击总量从原来的1.92亿次骤降至1200万次。当时业内人士及专家分析称,新闻集团屏蔽谷歌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得不偿失。
探索受阻——The Daily或将关停
除了对既有网站内容收费外,默多克也开始了新产品的尝试,这便是2011年2月初推出的iPad日报The Daily。他为这款产品开出的配置则是一年6000万美元的预算,150多人的豪华采编团队。
The Daily是第一份完全基于iPad的报纸,不会通过任何平面媒体发表,甚至不会有网络版本,其内容和传统报纸类似,包括普通的新闻、文化和娱乐版,有360度全景照片、高清视频、互动界面。与新闻网站内容一样,The Daily也采取收费模式,订阅价为每周99美分或全年39.99美元。
据了解,默多克对iPad非常倾心,曾称它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和报纸行业的救星。因此,他对The Daily很是看重,曾拟邀请前苹果CEO乔布斯亲临产品发布现场,因后者的身体状况未能如愿。
然而,这份被默多克誉为“重新定义新闻”的产品,在经历了数月苦苦等待之后,仅仅迎来了上市第一周的短暂蜜月期,随后便归于平静。数据显示,从2月2日发布到3月31日近2个月时间内,The Daily的读者分享至Twitter的文章仅为6026篇,用户平均分享量从每日200篇以上逐渐下降至每日50篇以下。随着时间推移,The Daily用户流失速度远高于新用户获取速度。
截止目前,The Daily共计约有12万的用户,其中包括8万付费用户和4万名免费试用用户,相比其它应用而言,差距较大,并且该业务一年约亏损3000万美元。今年7月底,The Daily宣布将从现有的170名员工中裁去50名,体育和评论这两个独立版块将会消失。有报道称,The Daily已经被列入了“观察名单”,新闻集团可能在今年11月美国大选结束之后做关闭处理。
虽然有着iPad上发行的新媒体之壳,但The Daily的采编模式仍然是传统媒体的操作思路,即每天晚上排版,第二天上午推出,每天更新三次,但仍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即时分享、快速更迭的趋势。此外,由于The Daily基本依靠APP Store一个平台发行,限制了其它平台用户使用。在收费模式上,大众读者还未完全接受,并与主流的互联网免费思维有差异。
再思考——重新拥抱谷歌
新媒体探索不力之际,做为《华尔街日报》的老冤家,《纽约时报》的收费策略则是“顺风顺水”,据美国媒体报道,自去年3月底收费以来,在线新闻收费订阅量已增至目前的51万人,表现超出预期。与《华尔街日报》不同的是,读者可在《纽约时报》网站每月免费阅览20篇文章,如果超过限额,则需要交费。
在对手的紧逼之下,默多克也开始对此前的战略进行反思,要不要重新接纳谷歌的抓取?毕竟搜索会为其带来相比大比重的读者群。
由于从谷歌搜索中消失,《泰晤士报》等网站的流量明显下滑。眼下,为了刺激收费读者增长并以此提高其广告收入,新闻集团已经决定,再次向谷歌等搜索引擎开放报纸网站的抓取,其中包括《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等旗下报纸。不过,默多克的报纸网站收费阅读策略不会发生变化,网民最多可以在搜索结果中了解到部分报道内容。
除此之外,新闻集团也在其它业务上与谷歌修缮关系。谷歌已与新闻集团旗下电影厂商20世纪福克斯签署协议,将经销其600多部电影。
尽管默多克并未改变既定的收费策略,但网络媒体内容的收费前景仍不乐观。“网络收费是个好点子!我会做第二个或第三个,我不当第一个。”一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传统新闻业在当今技术浪潮下面临的最大矛盾就是:一方面,新闻有必要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却无法通过网络实现收费赢利。传统媒体能否借默多克的举动实现华丽转身尚待时间来验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2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3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4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5 | 俄罗斯就快撑不住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5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6 | 多次求见习遭拒 何卫东已死确凿无疑 |
7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8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9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10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几千年的世界兄弟相残 | 花蜜蜂 |
9 | 剑拔弩张,意在和平 | 施化 |
10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