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元反弹、银价暴跌,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悲观情绪持续升温,昨日市场再度出现恐慌性抛售,导致金、银、铜和石油的价格全线下滑,黄金期货跌穿1,500美元关口,现货金更连跌5日,一度低见1,462美元。白银期货亦曾下跌至35.36美元,本周累计下挫逾25%,创下1975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大量资金出逃转而追捧美债,令新兴市场基金遭受重创,据外电披露,高盛和邓普顿管理的新兴市场基金本周跌幅惨重,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美国登记基金。
香港文汇报报道,本轮大宗商品的抛售潮从银市开始,本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宣布上调白银交易保证金,令银价首先掉头下挫,并拖累黄金、石油等商品价格震荡下滑。追踪24种大宗商品组成的标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数(Standard & Poor\'s GSCI)下跌6.52%,创下08年金融危机来最大单日跌幅,本周以来的跌幅超过10%。追踪一篮子大宗商品的Reuters-Jefferies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亦下跌3.9%,为两年来最大跌幅。截至昨晚8时,白银现货报34.07美元跌6.13%,黄金现货报1,481美元跌0.02%,油价报97.26美元跌2.55%。
新兴市场基金受冲击大
由于大宗商品卖压涌现,新兴市场基金受到巨大冲击。
据彭博披露,资产规模8.31亿美元的高盛金砖四国基金和8.25亿美元的邓普顿金砖四国基金本周双双下跌5.7%,在资产至少为5亿美元、且至少20%资金投资能源或基础金属的多元化股票基金中,这两档基金的损失最为惨重。
有分析认为,未来几周大众商品将出现更显着的下跌,主要由于此前的价格上涨过高,触发大批投机性多头结仓离场。另外,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数据偏软,欧洲央行仍主张维持低利率,以及一些交投过热的市场逐渐降温等因素,亦刺激更多投资者实行「去风险化」的策略,转而将资金投入较安全的美债。但亦有分析认为,目前还不能断定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迎来拐点,只要美元不出现大级别的反弹,中东和北非的乱局一旦平定,资金又会重新被吸引到这一投资领域。
黄金抗通胀后市看法异
对于银价的短期内走势,多数分析员均持悲观看法,指白银交易保证金上调意味着交易成本水涨船高,未来将刺激白银市场的抛盘力度进一步加大。但对金价,市场看法较分歧,彭博调查的18位交易员、投资者和分析师中,有8位预计黄金下周将下跌,但亦有7位预计会继续上涨,3位保持中立。有投资者认为,由于市场有对冲通胀上升风险的需求,加上黄金一向被视为疲软美元的最佳投资替代品,故未来一段时间金价仍会获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