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买房赚钱,成为事实,也成为共识。但问一个居安思危的问题:盛宴能持续多久?或换个三俗的问法:以前买房肯定买对了。现在买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以更广阔、更客观的视角辩识未来影响楼市的诸种变量,搞清楚房价逆转的条件是什么。
有专家曾说,房地产三分之一是宏观问题,三分之一是金融问题,三分之一才是房地产自己的问题。那我们分三部分来看看。
房地产的发展步伐当然要与整体经济合拍。以此基调分析,大规模增加土地和住房供应在近期并不现实,特别是要伴随着耕地占用、能源消耗及拆迁困难等诸种“紧箍咒”。这种情况又会使得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无以改观,而由高房价引发的投资冲动亦不会消除,甚至更甚以往。所以,抑制需求实质步骤的出台应该是为时不远。
其次是金融层面,这个讨论,我们不得不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开始。
从美国次级债风潮可以看到两点,一是房价不可能一直上升,二是在持续加息的情况下,中低收入者利用贷款买房的风险极大。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点与美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按揭贷款使得没有购房能力的人也可以购房,比如几代人先凑一个低首付,然后再向银行贷大部分房款。其次,在遏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人们实际收入和物业租金难以与房价同步增长,再加上贫富不均日趋严重,与高涨的CPI 相比,缺乏投资实力和渠道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收入不增反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仍然选择让房价不停地上涨,伴之以加息通道的形成,将会埋下危机的种子,美国次级债的结局就会在中国出现。
再看看剩下的三分之一,房地产本身。
典型城市如深圳、北京房价短期升幅过大,已使得投资房地产的内在价值大为降低。比如租售比(租金与售价之比)之高,北京的大部分地区已超过300,处于国际警戒线之上。
这充分说明了人们的购房需求中,改善居住、保值增值的诉求很大。当然这种诉求,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无可厚非,但目前当房价成为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又将导致更大矛盾的情况下,就需两害相较择其轻了。
从宏观、金融和市场三方面来看,在遏制投资过热,防范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抑制非自住性住房需求,应该成为与适当增加保障性住房并重的国策,比如提高首付、征收持有环节税等经济手段。这些手段的最大好处,一是有效,比如改变人们对市场的预期;二是规则简单明了,违规行为的辩识率提高,寻租链条和成本加大。
近来,政府经常以保障房来为自己对房价调控的失误及带来的失败“挡驾”。其实,如果房价高速上涨的势头得不到遏制,最终会使得城市的整个工薪阶层,包括白领,都沦落为保障性住房的对象,而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亦将基本退化为计划经济。很简单,香港和新加坡是封闭性的城邦体,它们需要保障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存量。而中国快速城市化、人口又自由流动的今天,在高房价的前提下,保障房所要涵盖的人群将是一个增量的天文数字!最近《地产》记者采访任志强,问在什么情况下房价可能逆转。任答两条: 一是利率上升到8% 左右;二是宏观经济增长出现问题。
以今观之,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绝不可低估。真正让我们存有悬念的是,什么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是明确的、加大长期持有成本的信号,还是重庆因开发商售VIP卡所引发的千人骚乱?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3 | 中国奇迹?唯有中国盖的大楼垮了 |
4 |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乌克兰这一边倾斜 |
5 | 危在旦夕!习最忧心的事正在发生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3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4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5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6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7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8 | 人夫激战女下属20次 她“好想要”拍片泄 |
9 | 中国大吃豆腐 |
10 | 习与蔡奇同现异常!很蹊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