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估值经典指标之称的“周期性调整本益比”(CAPE或Shiller P/E),在近期内突破40大关。这是“史上第二次”达到如此高位,此前1次是在1999年,当时美股环境为科技股泡沫的高峰时期,这为当前高歌猛进的美国股市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种著名的股票估值方法预示著未来几年将面临艰难时期。专家则警告,基于此估值模型的预测显示,未来十年美国大型成长股的实质报酬恐将转负。
据了解,这个估值指标由传奇投资者班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首创、并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推广。
Shiller P/E透过回顾过去十年经通膨调整后的平均获利来衡量股价,旨在平滑商业周期的影响,从而提供一个更稳健的估值观点,长期历史平均值约为17倍。即便考虑到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将统计起点移至电脑和财经媒体普及的1990年,其平均值也仅27倍。
根据分析,目前超过40的水平,无论如何衡量都处于极端高位区域,这意味著,美股当前股价正处于历史时间中都未曾见过的高点。
市场上不乏为高估值辩护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如今指数成分股的公司“质量更高”,例如微软这类轻资产、高利润率的公司占远超以往。然而,当面对Shiller P/E这项“黄金标准”时,这种解释显得有些乏力。
另一种乐观预期则寄望于人工智慧(AI)带来的生产力革命。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利润将持续增长的观点也受到挑战,因为当前美国企业税率和劳动力成本均处于低位,这些趋势在庞大的政府赤字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仅难以持续,甚至可能逆转。
专家认为,倘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维持高位,美股估值修正恐在所难免。
指数开发机构《Research Affiliates》指出,基于Shiller P/E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不同资产类别未来的报酬预期出现显著分化。未来十年,美国大型成长股、这包括“科技七巨头”的年化真实报酬可能为-1.1%,而大型价值股预期仅有1.6%的正报酬。
相较之下,美国“大型价值股”则可望实现1.6%的正回报。而前景更为光明的是美国小型股、欧洲股票和新兴市场股票,其预期的年化真实报酬率分别为4.8%、5.0%和5.4%。

(示意图)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注意: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重磅政策 |
| 2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3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4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5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6 | 重磅炸弹!何卫东军事法庭自辩书曝光 |
| 7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8 | 这个巨大的危险逼近,竟无人知晓! |
| 9 | 中国区员工1个不留,中国科技圈震撼 |
| 10 | 美女教授的堕落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