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把广州天河那套老破小卖了,打算换套小公寓用来出租。
朋友们都为她捏一把汗,公寓产权年限短,居住成本还更高,有朋友甚至觉得:“她是不是被人忽悠了,怎么会做这种傻决定?”
但江雪的算盘打得门清:那套老破小年投资回报率还不到1.5%,而公寓现在租金回报率还能有6%!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她听说潘石屹的老婆张欣最近在美国花了4个多亿买地建公寓。
江雪觉得,这可不是普通的投资,更像是一个信号。她认为现在可能是调整资产的好时机,不想错过。
按照她的理解,潘石屹是房地产界的老手,他过去每次出手时机都抓得特别准。这次他老婆的动作,再加上他以往的经验,明摆着——
他又在“预判”楼市了!
不出意外,未来3年,咱们的楼市恐怕要迎来三大大变化。

.01
两次“神操作”,从没失手
潘石屹的眼光,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和冯仑等几个人(后来被称为“万通六君子”)在海南炒房。
那时候海南的房子市场火的一塌糊涂,但当无数人疯狂跑海南投资时,他们却在泡沫破灭之前,硬是靠着炒住宅赚了第一桶金,还成功抽身,而留下来的那些人,几乎都血本无归了。
后来他转战北京,节奏又踩对了。
2018年楼市最热的时候,其他地产公司都在抢地,潘石屹却悄悄卖掉北京、上海好几处核心地段的物业,比如外滩SOHO、望京SOHO等等。
现在回头看,他“在高点卖出”的做法简直神了。你再看看其他一些房企,现在很多都是债务缠身,水深火热。
而潘石屹在退潮前,早就先上岸!
而且从他这些年的卖卖卖操作,据说他还差点把整个SOHO中国以236亿港元卖给黑石集团,不过最后没成。但这些操作不难看出他想撤离国内地产的心思。
他早就说过:
“限购政策对住宅市场打击不小,将来房产税再来,又是雪上加霜”
他不光说,也真这么做了——把SOHO中国从卖房子转型为持有收租,说这样才能“稳住资产价值”。
如今他们两口子已“转战国外”。最近就有消息说,他老婆张欣在纽约曼哈顿花几亿买地建公寓。
这夫妻俩一唱一和,明摆着是把重心往国外转了。
潘石屹这一路,从海南逃顶到撤离国内住宅,再到转战美国,每一步都踩在市场变化的前头。
这眼光,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02
房企“大洗牌”,游戏规则变了
潘石屹为啥早早撤离住宅市场?
现在看来,他是预见到——房企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你看看留下来的房企日子有多难?2022年到现在,已经有27家上市房企被迫退市了。
就连一些曾经风光的头部房企,现在也面临巨大债务压力。比如最近关于万科的消息就不少:前三季度,万科归母净利润约为-280.2亿元,同比下降83%,亏损比例远大于去年。
而且,根据三季报数据,目前万科持有的货币资金为656.8亿元,但是有息负债合计3629.3亿元。
而且这不仅是万科一家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差不多。有些曾经的千亿级房企,现在规模缩水了近90%,变成百亿企业。
现在是谁的天下?国企!
为啥?光看融资成本就一清二楚。
国企新增融资占了86%,像华润置地,融资成本才2.71%;而民营房企发债规模却降了20%,有的在境外借钱,利率高达11%以上。
成本相差近9个百分点,民企怎么扛?
而且未来三年,这个趋势只会更明显:
国企将主导楼市开发,私企逐渐退出。
房地产这个游戏,玩家和规则都变了,再想用以前的方式赚钱,难了!

.03
房子变了:从“摇钱树”回归“用来住的”
潘石屹看透的不只是房企,还有房子本身的属性——以前是金融产品,能炒能赚,现在回归住的本质。
这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市场分化就会越来越明显,有的房子抢着要,有的房子无人问津。
比如上海豪宅市场,最近就出现“冰火两重天”:有开发商推出158套豪宅,最贵的一套总价1.7亿,结果3小时全部卖光,创下上海豪宅销售纪录。
而另一边,千万级的房源却没人理。
有人预测,2025年上海7000万以上的豪宅成交套数,说不定能成全球第一。
为啥会这样?富豪们也不傻,现在楼市分化这么厉害,只有核心地段、稀有的豪宅才能保值升值。
比如上海总价上亿的项目本来就少,自然抢手;那些几千万的房源一抓一大把,也就不稀奇了。
至于普通住宅,别想太多,它就是用来住的。还想靠它发财?该醒醒了。
未来3年,分化只会更严重:
核心地段的好房子依然有人抢,普通住宅价格会回到它该有的水平。
还抱着“买房暴富”的想法,早晚得吃亏!
.04
走向“双轨制”:学新加坡模式
潘石屹看淡住宅市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住房可能走向“双轨制”,也就是学新加坡那样:保障房和商品房一起发展。
说穿了,以后想省钱,预算不足的人,就选保障房,想住的好点就选商品房,不用都挤在商品房这条道上。
而且保障房价格比商品房更便宜,比如在新加坡,同样的地段,保障房(也叫组屋)的价格只有商品房的20%到50%,普通人也能住上房子。
未来三年,我们大城市的住房格局也会大变样:
大约60%的家庭可能通过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不用再紧盯着商品房。
保障房托底,商品房按市场规律走——这很可能就是未来楼市的大方向。
潘石屹这一辈子,从没逆着趋势走。
写在最后
潘石屹的这一路操作,用行动告诉了我们:看清趋势,才能守住财富。
未来三年,楼市三大方向已经清晰:
房企洗牌,国企主导;
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市场分化加剧;
推行双轨制,保障房托底
劝大家一句:还想炒房暴富,还在加杠杆买房,收手吧!停止幻想!
楼市的天早就变了,如果你还揪着以前那套玩法,这个时代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你!
你从潘石屹身上,看到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