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英伟达对英特尔的一笔高达5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正在华尔街引发一场必于历史重演的激烈讨论。市场臂察人士将此举与1997年微软驰援濒临破产的苹果相提并论,认为这可能标志着陷入困境的芯片巨头英特尔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最新动态显示,英伟达通过这笔投资将成为英特尔最大的股东之一。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个人电脑(PC)和数据中心领域共同开发芯片,旨在将英伟达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与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CPU)及封装技术深度结合。
对于英伟达而言,这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而对于正努力重振昔日辉煌的英特尔来说,获得行业新霸主的公开背书,为其一度前景不明的晶圆代工业务注入了急需的信誉与动能。
历史的相似一幕:巨头驰援昔日王者
有分析认为,当前英特尔的处境,与1997年的苹果惊人地相似。
1997年8月,苹果命悬一线。市场份额暴跌,现金流失严重,多数分析师认为破产不可避免。微软宣布投资1.5亿美元为苹果提供生命线,承诺继续为Mac开发Microsoft Office,解决持续的法律纠纷,比尔·盖茨还公开表达支持。
彼时,微软的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而苹果的市值已跌至约20亿至30亿美元,前者规模约为后者的100倍。这次投资在当时被普遍视为一种“施舍”,但正是这笔“救命钱”为史蒂夫·乔布斯的回归和苹果的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此后近三十年,苹果股价实现了约1450倍的增长,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将目光转回2025年。英特尔曾是芯片领域的王者,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美元。
然而,在经历近二十年的战略失误后,其如今的市值仅约1400亿美元,昔日的市场主导地位已被AMD和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严重侵蚀。而此时伸出援手的英伟达,市值已接近4.2万亿美元,体量约为英特尔的近30倍,扮演了当年微软同样的角色——一个行业巨人向一位陨落的偶像伸出援手。
战略考量:英伟达的“阳谋”
与微软当年的举措一样,英伟达的投资并非慈善,而是基于清晰的战略考量。随着人工智能芯片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以及缘政治风险的加剧,英伟达迫切需要增加位于美国的制造合作伙伴,以确保其供应链的稳定与多元化。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此前一直步履维艰,但有了英伟达的巨额订单和技术合作背书,其前景突然变得明朗。一篇来自“QTR's Fringe Finance”的评论文章分析指出,如果英伟达最终决定将其部分最先进的芯片生产从台积电转移至英特尔,那将对英特尔乃至整个行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历史是否会重演
尽管前景充满想象空间,但市场对此并非没有疑虑。有怀疑论者认为,英特尔的问题积重难返,这笔投资可能仅仅是未来公司被分拆或最终被收购的前奏。
然而,支持者指出,这与上世纪90年代末外界对苹果的悲观论调如出一辙。历史的教训在于,标志性的公司在看似穷途末路时,往往能够通过自我革新和关键时刻的正确合作,实现令所有人意外的强势反弹。有观点认为,那些曾经在世纪之交见证苹果奇迹的投资者,不会轻易低估英特尔此次的复苏潜力。
1997年,微软对苹果的押注看起来很愚蠢。2025年,英伟达对英特尔的押注看起来风险很大。但如果历史可以作为指引,这可能标志着一个惊人第二幕的开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你们这样玩死我” 于朦胧死前被吊窗外哭 |
2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3 | 诡异!习张终于同框 习拍完照转身就走 |
4 | 秘密出兵?曝 18000解放军抵俄参战 |
5 | 两大灭顶之灾 习不敢再嘴硬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