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汇率的变动已经基本正常化,没有太大的影响,真正有影响的是汇率变动背后的原因。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错过一班车,后面就要多付出几倍的代价,有的人可能就再也追不上房价了。
人民币升值也好,贬值也好,不再是一件敏感的事。回看这20多年的人民币汇率史,只能说,在普通人的茫然不觉中,历史在惊心动魄地发生着。
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破“7”关口,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
早在本月初,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即表示,短期内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有双向波动,不会出现“单边市”。
刘副行长说得对。其实,现在汇率的变动已经基本正常化,没有太大的影响,真正有影响的是汇率变动背后的原因。
前不久,正好有个同学问,汇率对一国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吗?
我想起2000年代那段惊心动魄的汇率史,回答:人民币汇率曾经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深远。
01
薛兆丰的敏锐和北大高材生的“失算”
2000年代前后,中国刚刚完成“入世”和国企改革两大至关重要的举措,且恰逢全球互联网革命,经济进入如梦似幻的繁荣阶段。
当时房价进入上涨通道,但涨幅并不高。北京五环的房价,每年也就涨个两三百元,今天看,小事一桩。
但那是房改以后,中国人首次经历房价上涨,社会上对此怨言纷纷。
当时的经济学者,绝大部分并不知道房价上涨的原因。易宪荣等少数“学者”,说房价是被炒高的,这得到了不懂经济学的人普遍支持。
今天红遍网络的经济学者薛兆丰,那时候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读博士。他提出一个突破性的观点: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可惜那时候薛兆丰不红,这么重要的观点,根本就不被财经界注意。现在薛兆丰红了,但却再也不评论财经热点了……
薛兆丰多次呼吁放弃人民币汇率低估。他说,人民币汇率低估,就是补贴外国消费者,尤其是美国消费者。
什么是汇率低估?
打个比方,市场上拿美元换人民币,1美元能换7元人民币就非常满足,甚至6元人民币也行。但是央行说,出口企业,你们拿到美元后卖给我吧,我给你们8元人民币。
简单说,汇率低估,就是高价收购外汇、低价卖出人民币。
央行就是印人民币的,它低价卖人民币,量还管够,出口企业当然争先恐后把外汇卖给它。它们降价把商品卖给外国人也是划算的,这就补贴了外国消费者。
并且当时中国制造业效率正在快速提升,生产极为强劲,这使得外汇储备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增长!
从2001年到2007年,外汇储备基本每两年翻一番。2001年外汇储备2121亿美元,2007年达到15282亿美元。此后速度略微放缓,但在2013年,外汇储备也达到了惊人的38213亿美元!
要知道,央行每买进1美元,就是放出8元多人民币,再乘以货币乘数,那影响得多大?
举个例子,2002年到2003年,外汇储备增加1100多亿美元,起码影响M2增加几万亿。而2002年全国M2也才从18.5万亿增加到22.12万亿。
另一位经济学者周其仁,称之为“被动引入外部通胀”。
房价怎么可能不快速上涨?
当时的炒房者,只不过幸运地顺应了这一趋势。
当然,除了人民币低估,另外两个最重要因素——城市化强劲的内在动力、土地招拍挂,也在推动房价上涨。
记得那时候,我遇到一位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高材生,我说,你们收入高的人,要多买几套房,因为会通胀。
他说:“通胀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中国怎么可能允许出现通胀?我还是等等再买。”
我说:“中国主观上当然不会允许出现通胀,但只要人民币汇率低估,客观上就一定会不断被动引入通胀。”
这位高材生固执地摇头。
当然,程序员收入极高,房价再怎么涨,等他们醒悟过来之后,也还是能轻松上车。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错过一班车,后面就要多付出几倍的代价,有的人可能就再也追不上房价了。
但绝大部分老百姓总觉得,汇率是遥远的事情,和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02
美国智库的“阳谋”?
尽管人民币低估补贴了美国消费者,但是当时的美国政客,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
中国这边的许多网友却认为,美国人要求人民币升值,一定是在搞货币战争,是想让中国重蹈日本“广场协议”的覆辙。既然美国人要求人民币升值,那我们就应该坚决不升值。
对这一幕,翻译一下,就是——
美国人:“请你们不要再补贴我们了。”
中国网友:“不,我们偏要补贴你们。”
后人看到这荒诞的一幕,恐怕会觉得极难理解,但这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与普通网友不同,一些经济学者渐渐明白了人民币低估是补贴美国消费者。有位投行首席经济学家,叫吴庆,他曾说,不少学者对美国政客持续要求人民币升值,感到难以理解,这不是主动拒绝中国补贴吗?
吴庆提了一个解释。他说,美国某个智库给美国政府写了份报告,说,美国就应该不停地要求人民币升值,因为你越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越觉得不应该升值,这样才是对美国最有利的。
这叫啥?叫“预判了你的预判”。
也许某个美国智库真的有这样一份报告,但我始终认为,美国政客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原因还是蠢和自私。
蠢的一面是,一些政客认识不到,人民币低估让美国占了天大的便宜,他们还以为中国占了美国天大的便宜。
自私的一面是,人民币低估在使美国人整体上受益的同时,也使得美国部分企业受到冲击,一些政客为了那部分受损企业的员工的选票,压人民币升值。
03
关键转折:宏观调控的重新定义
前面说了,当时社会上对房价上涨很有怨气。2005年3月,旧“国八条”出台,对房价的“宏观调控”开始了。
这个事情对财经界冲击很大。为什么呢?
记得当时央视有个节目,三位市长参加,主持人问他们怎么看房价,其中的一个市长回答:房价是市场决定的,不应该由市长决定。
这话放在今天,这个市长肯定被网友喷成渣,但在当时却没问题。虽然普通老百姓呼吁干预房价,但当时财经界却普遍认为,政府可以宏观调控,但不应微观干预。
所以官方说,旧“国八条”是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对财经界来说,宏观调控从来就只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旧“国八条”不少内容是微观的规定,怎么能叫“宏观调控”呢?
当然,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什么都可以叫“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这个词的重新定义,就始于2005年。
央行的专业人士毕竟不同于普通网友,他们还是渐渐地支持人民币升值了。再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推出四万亿救市计划,人民币主动增发,低估的压力也不断减弱。
到了今天,外汇储备基本稳定,说明人民币汇率和潜在的市场价格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
人民币升值也好,贬值也好,不再是一件敏感的事。
2000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是8.2784,2014年,升到6.1428。
许多网友大概早就忘了,自己当年是多么坚决地“和美国的货币阴谋作斗争”了吧?
假设一下,仅仅是假设:
如果当年在入市、国企改革之后,趁热打铁完成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房价也许还会涨,但肯定不会涨那么快,人们怨气不会大,那么,房价也许就会走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而不再是“涨价—调控—跌价—救市—涨价”的反复循环了。
如果当年没有因为房价上涨引发的“宏观调控”重新定义,今天的中国经济,也可能是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
当然,历史无法假设。
回看这20多年的人民币汇率史,只能说,在普通人的茫然不觉中,历史在惊心动魄地发生着。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2 | 空前绝后:24岁的中共总书记及 | 赵大夫话室 |
3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4 | 中美空军相差多远?看运-20和C | 弓长贝占郎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共产革命之前的上海和伊斯兰革 | 陈家梁子 |
7 | 习大大唱独角戏,听床师们情何 | 蛇形刁手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赵晓:燕京大学校训的真正含义 | 万维网友来 |
10 | 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 | 倩影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5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6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7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8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9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
10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