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美联储正在破坏自己制定的货币发行规范

www.creaders.net | 2021-11-16 18:06:22  如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如松分析评论文章:这是一个以前经常提到过的话题,感觉在今天有必要重提。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金本位解体。在金本位解体之前,国际金价是35美元一盎司。有部分人认为当时的金价是被美联储控制的,不属于市场价格,这种认识有误差。源于伦敦一直在进行现货黄金交易,虽然在美元危机时金价会上涨,但涨幅也不太大,总体来说,在金本位解体之前的金价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大致在每盎司35美元附近波动。

  传统的理论认为,持有黄金是抵御通胀的手段。

  我们知道通胀永远是货币行为。一升汽油从10元涨到20元,虽然价格上涨了1倍,但这一升汽油并未改变,加进汽车之后、汽车也不会因油价已经上升了1倍而多跑一米,因此,汽油在油价上升的过程中并未出现丝毫改变,改变的仅仅是货币,当货币贬值到原来的二分之一之后,油价就上涨了一倍。

  上述是以单一种商品来说事,通胀也一样,它是将很多种商品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价格指数,这也是物价的表现方式。因此,如果通胀上涨了100%,即物价上涨了1倍,计算物价的一揽子商品并未出现丝毫的改变,通胀上涨100%的唯一原因是货币贬值了50%。

  有朋友曾经问过,为何物资供不应求的时候会加剧物价上涨哪?这是我们的亲身经历,似乎物价上涨又不完全是货币的原因,也与物资的供需关系有关。

  表面看来,这种价格上涨是物资太少所造成的,但本质不是。为什么会出现物资供不应求这种状况?那是因为央行发行的货币太多了,当社会中的存量货币太多时就会体现出供不应求。在这里,购买的人再多也不会导致供不应求,购买的人很多只是表面现象,真相还是货币太多,源于没有货币就无法形成购买行为。而货币太多的时候就需要贬值,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并导致物价上涨。

  总而言之,只要仔细思考就知道,通胀(物价上涨)的本质都是货币现象。

  虽然物价上涨是货币现象,但加印钞票也未必立即在物价上体现出来,会有一个滞后期,这是过于繁杂的问题暂时不细说。但无论怎么滞后,最终都会体现出物价上涨,终点是不变的。

  现在,您可能已经发现问题了。

  过去计算过,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滞涨时期,1美元的购买力在十年间大约丢失了三分之二,即10年的总通胀率约为200%,在解除金本位时的金价是每盎司35美元,既然黄金体现的是抵御通胀的职能,到80年的时候金价就应该上升到大约每盎司35x3=105美元。但事实不是,80年的金价最高上冲到了每盎司850美元,与金本位解体时(每盎司35美元)相比上涨了23倍以上。所以,说“黄金是抵御通胀的手段”这句话明显是有缺陷的。

  那为什么十年间金价的涨幅远远超过了十年间的通胀?这巨大的差异从何而来?

  黄金是天然货币,货币的核心是信用,即黄金展现的是信用,这种属性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

  我们知道,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信用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了它,任何交易都无法完成,所有人都会饿死(包括农民,因为他们买不到生产资料也就无法完成农业活动),所以千百年来黄金都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守护神。可黄金又确有交易不便的问题,所以人类就依托黄金发行了银行券,这种银行券就是金本位货币。银行券的发行以黄金为保证金,保证金的比例一般被控制在所发行货币的28%以内(即央行有28块钱的黄金就可以发行100块钱的货币)。这不仅解决了黄金流通不便的问题,也放大了市场中的信用供给,这是进步,当然也是好事。

  但由于政府债务问题不断加剧,政府就需要不断向央行借钱,但央行能够印多少钱被自己金库里面的黄金数量制约住了,这就是一对矛盾,当这对矛盾不断激化时央行就只能耍赖,所以1933年美国调低了1美元的含金量,到1971年的时候彻底解除了金本位(由于当时非美货币依托美元发行,所以相当于所有非美货币同时解除了金本位,所以谁都不要说谁,大家在同时耍赖),耍赖的过程都是货币进行违约的过程。

  由此可见,货币违约是数十年一次的事件,这其中所蕴含的机会是数十年一遇,对多数人来说几乎就是一生一次。

  在货币未违约(即按照发行规范来发行)之前,立足于货币为基础所发行的国债以及其它债券都具有类黄金的职能,收益率与通胀率同步(信用等级越低意味着风险越高,但收益率也越高,这是对风险进行补偿的机制),就对通胀给货币持有人带来的损失通过收益率进行了补偿。基于各种债券具有方便交易的特点,一旦人们需要抵御通胀带来的购买力损失时就可以购买这些债券,黄金的地位就很低,此时谁也不愿意持有不方便交易和储藏的黄金。

  但货币开始违约(违反发行规范)之后,意味着货币的信用不断丧失,货币的信用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建立在货币基础上的国债和债券的信用是不确定的,不再具有抵御通胀的职能(即不再具有类黄金的职能),此时就会带来两种需求:

  第一是避险。对于一般劳动者来说,在货币信用加速丧失、通胀不断恶化的动荡时期,通过购买实物金币依旧是避险的主要方式,源于黄金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守护神,过去五千年来黄金一直在承担这样的角色,从未让人类失望。

  第二是弥补信用短缺。在多数时期,机构和个人购买国债、商业债券抵御通胀之后,还可以将他们抵押给金融机构贷款,这有助于金融机构放大杠杆率进行商业扩张活动,也是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主要方式。可当货币信用不断丧失、债券的风险上升时,金融机构就会降低质押率或拒绝接受,机构的扩张活动就遇阻,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活动也受阻。此时机构就会转而购买黄金抵御通胀,就可以将黄金正常地质押给金融机构进行扩张活动,金融机构也可以继续创造信用,此时,黄金起到的是补充市场信用功能。

  因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涨时期,基于通胀的上升推动金价上涨了2倍左右,基于避险需求和补充市场信用的需求推动金价上涨了21倍,合计让金价最高上涨了23倍。

  或者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表述就是,通胀让金价上涨了2倍,类黄金产品(国债、债券等)失去信用职能之后、黄金进场承担信用职责,基于类黄金产品的数量(相对于黄金)极其庞大,黄金就开始体现稀缺性,因稀缺性回归又推动金价上涨了21倍,合计上涨23倍。

  再简单一点说,黄金是抵御通胀的手段,同时还是保证当代社会信用流转的最后屏障。但美联储正在破坏自己制定的这条货币发行规则……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