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下跌,以及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危机和美欧关系的全面恶化,一种油价下跌是美国阴谋操纵的说法开始兴起。这种在中国和俄罗斯很有市场的评论认为,是美国联合沙特等OPEC国家策划了本轮国际油价下跌,其目的是要削弱俄罗斯的国内经济,给普京总统制造政治麻烦。持此种认识者还认为,因为庞大的能源进口需求,中国将成为国际油价下跌的最大赢家。
首先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能源消费需求下滑。目前的世界能源消耗版图基本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两大板块。在这两个板块中,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新兴市场国家的能源需求则是国际油价变动的主要因素。而新兴市场国家2014至2015年的经济增长已经出现明显放缓迹象。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石油产量增长已经超过了需求增长,据HIS估计,2014年OPEC外国家的石油产出将增加170万桶/日,而需求增量仅为90万桶/日,到2014年底,需求量甚至可能会更低。
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又一直是推动世界能源价格在过去几年持续坚挺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因为外部需求下滑和结构性调整等诸多原因,也遇到了很大挑战。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只有7.3%,世界银行在10月6日也下调了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到7.4%,低于中国政府年初公布的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势必会降低全球能源需求总量前景,从而拖累到全球石油价格。
其次是石油和可替代能源,如页岩气储量暴增的消息,对石油价格的进一步打压。如上文所述,2014年,仅仅是欧佩克以外国家的石油产量就增加了170万桶/日。而如果再以更长的时间段来看,2008年以来,美国的原油产量已经上升了将近80%,日增量达到290万桶,美国今天的石油产量已经高于OPEC成员国中除沙特以外的所有国家。美国的近邻,加拿大的石油产量也在同期增加了100万桶/日。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进口国之一,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就意味着世界其它产油国出口总量的减少。在新兴国家经济蓬勃增长的过去几年,世界原油价格因为新兴国家的需求增长而弥补了美国等因能源产量增加而造成的差距,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美国的原油产量又没有因之同步削减,就势必破坏全球能源供求平衡,过剩的国际能源产量,必然会导致全球石油价格的下跌。
而最近以来的页岩气消息,对石油价格的持续走低则带来了更大的舆论压力。“页岩气革命”本来是美国能源界最近几年的话语专利,但是根据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储量的两倍。对世界头号能源消耗国中国而言,页岩气储量全球第一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是对不断下跌的全球石油价格而言,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坏消息。尽管世界能源研究所在公布这个消息的同时也给中国泼了一盆冷水,认为超过五分之三的的中国页岩气位于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而对页岩气的开采又严重依赖于对这些地区而言已经极度紧缺的淡水资源,但是,见识了中国南水北调气魄的能源界人士,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在开采这些可替代能源上的信心。
在作出以上理性分析之后,就能发现所谓石油价格下跌是美国政府操纵,意在打压俄罗斯普京的消息其实并非真实,而只是一种哗众取众的陈词滥调。国家油价的下跌当然对中国有利,因为中国的石油依赖已经达到了将近60%,油价下降将降低中国购买石油的外汇支出,但是最大的受益方还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或者说,还有日本。对美国而言,国际油价从6月份的110美元降到目前的80美元,美国消费者的口袋里已经凭空多出将近1600亿美元,这是非常可观的减税行为,将刺激美国消费增长;对日本而言,因为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利好正逐渐减弱,国际油价下跌,也会透过减少日本能源消费开支所带来的连动经济效应而刺激日本经济复苏,这对安倍政府来说,可是个救命的消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3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