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外企开始事实上和我们脱钩了

www.creaders.net | 2025-11-10 15:08:59  孙少睡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前有金拱门,后有星巴克,现在连汉堡王也被卖了。 

汉堡王的土耳其特许经营商TFI,把它在中国近100%的股权卖给了RBI,也就是汉堡王的母公司。RBI转头引入新的中国本土资本方来接手,和CPE源峰成立合资公司继续运营。

CPE源峰给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占股83%,用来支持其餐厅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运营能力提升。

网上吵翻天了,从星巴克那时候就开始吵。

有人说要走赶紧走,别磨磨唧唧的,以前又大又有滋味的汉堡变成现在这样又小又干瘪的样子,就算留下来也不会改变什么结局。

也有人说,虽然汉堡王不行了,但也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汉堡薯条三巨头用脚投票,说明经济还是没什么好消息。

缩量时代就是这样,财富总量虽然一直在增长,但绝大部分参与者是无福分享的,尤其是现在这样去中心化但资金又极度聚集的时代。

我一度以为,这只是资本市场的常规操作——PE基金到期退出,找个下家接盘而已。但大家刚消化了星巴克,又出来一个汉堡王,后续这种事情恐怕会越来越多。

因为有模板珠玉在前了——竞争失效怎么办?和本土资金重组吧!没什么丢人的,我们可是在效仿星巴克和汉堡王呀!

只不过,这种股权重组,和几年前外资大扩张时代真的是恍如隔世,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

这种事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过,当年家乐福卖身苏宁,麦德龙投奔物美的时候,大家还能用互联网突飞猛进,攻略线下实体店铺来讨论。

外企开始事实上和我们脱钩了

当年的故事属于新零售。

再往前,优步在中国狂烧十几亿美金,最后还是把中国区业务打包卖给了滴滴,当时大家感慨的是互联网新锐崛起。

更古早的雅虎中国,163,瀛海威,第一代互联网人靠着模仿和合作,也写出了自己的辉煌故事。

怎么到了现在,看来看去都是门厅破败呢?

这个世界是真不一样了。曾经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洋师傅,一个接一个把自己的摊子交给了中国。

卖掉的理由五花八门,水土不服,政策风险,竞争激烈,业绩下滑。靠着国内对外企的强监管,留下N+6,保全自己最后的面子,体面退出中国。

满怀希望地来,无可奈何地走。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又是为了什么?

我看着这些新闻,就明显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触感。几年前国潮火起来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在喊脱钩了。

因为下一代人开始掌握话语权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国殇和求而不得,还有他们改不了的认知。70后盲目崇拜美国,80后开始叛逆,90后开始自信,00后开始自傲。

我们发展太快了,快到前后一代人已经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几乎没办法相互理解的速度了。

这个世界也太快了,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固定翼动力飞机,过了短短66年,宇宙飞船都能把阿波罗送到月球了。

又过了20年,1994年,中国才正式接入互联网;到了2007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来到了。再到现在的区块链、大模型,这个世界不断加速狂奔,跟不上队伍就只能被抛弃。

而现在这个阶段被抛弃的,就是这些没办法融入时代的外资。

当然了,孙少睡不可能描述完现象就结束了,因为只看到这里,确实仿佛自己懂了很多,但这些是没有用的。要问,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

老牌外资巨头的决策机制、创新速度、组织架构,都是为了一个稳定、可预测、以10年为单位规划的昨日世界设计的。

它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法则是标准化、规模化、可复制。然后用成功的模板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复制一百多次,然后坐等收钱。

现在这些不行了。现在一个网红店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三个月,一个消费热点从引爆到过气可能只需要一周。

前一代公司引以为傲的卖点,在下一代公司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就像油车和电车,你引以为傲的安全和豪华在下一代消费者眼里看来毫无价值,下一代人喜欢的是个性化和科技感。

这是上一代企业想破脑袋也不能理解的事情——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豪华,怎么会有人不在乎自身安全呢?

这就是代沟。

所以奶茶好喝重要吗?也没那么重要,因为奶茶是用来打卡的。星巴克们拼命想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但下一大人的心智已经被“一直都年轻”的品牌占领了,没办法接收星巴克了。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一切优势都会变成枷锁,我们叫船大难掉头。当年的优势就是今天的包袱。

这背后,是更宏大的全球性叙事。那个由单一文化、单一标准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世界不再是平的,世界是崎岖的,是充满了个性化需求的,是部落化的。逻辑换到普通人身上也是一样的。

下一代人的终极目的都是否定上一代人,因为上一代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下一代人一出生就拥有。

70后的母亲舍不得浪费,但90后的孩子只想吃新鲜的;90后很多人没有完美的童年,他们现在给20后孩子的就是绝对的自由。

都是这样的,谁也逃不掉规律。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决策,不管是人生选择还是投资,是不是都带着这样一些时代的烙印?

买重资产妄图能穿越周期,这种思维也是上一代的,因为当前几乎没有能穿越周期的东西;学个技能想保证一辈子有饭吃,这种思维也是上一代的,因为所谓的技能大概率无法变现。

再说了, 还有机器人呢?所以外企脱钩不脱钩,对我们来说本无价值,但孙少睡希望的是,能把这个规律性的东西摘出来。

未来不会再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会一直变化,而且越来越快。能跟上你就跟上,跟不上就正确看待自己的财富变化。

这是时代的局限,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