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给小费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我们总在思考“该给谁?”“该给多少?”尤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方开始主动要求小费,更让人不知所措。事实上,给小费的时机与金额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服务性质、具体情境,甚至所在地区(例如,许多国家不像美国那样仰赖小费制度)。
根据Real Simple居家杂志报道,小费原本是用来表达对优质服务的感谢之意,但随著最低工资多年未调整,许多服务业者已逐渐仰赖小费维生。以下是实用的小费指南,或许可以帮你厘清在各种情境下该给谁、给多少才恰当。
必须给小费的情况:
1. 餐厅小费
根据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餐旅与运动管理学院教授 Robin DiPietro 博士的建议,餐厅用餐的小费一般为帐单的15%(普通服务)至20%(优质服务)。无论服务品质如何,给小费是基本礼仪,绝不可省略。
在酒吧只点饮料时,建议以固定金额为主:啤酒约1美元,调酒约2美元。若有点餐或获得特别良好的服务,则建议给20%。
搭乘计程车一般给15%~20%;使用 Uber 或 Lyft 等共乘服务时,根据前司机兼 Ridester 推广主管 Jonathan Cousar 的建议,至少应给2美元。
至于住宿,小费则细分如下:
.房务清洁:每天留2~3美元,而非退房时一次给,因为每日清洁人员可能不同。
.行李员:第一件行李给2美元,其后每件加1美元。
.礼宾人员:若协助订票、安排行程等,可依服务复杂度给予5~15美元,或票价的20%。
小费指南帮你厘清在各种情境下小费该给谁、给多少才恰当。(美联社)
3. 美容、育儿与搬家类
.美容美甲服务建议给15%,通常以现金支付。
.Spa 疗程则一律约20%,除非为全包式且明确标示无需小费的场所。
.对保母,即使已谈妥时薪,也可表达体贴,例如将45美元四舍五入至50美元。长期保母在年末可给一至两周工资当作奖金,或等值礼品,照护长者的服务人员亦同。
.行李寄放:每件外套给1美元,大包则为2美元;即便场所已收取寄放费,仍建议额外给小费。
.代客泊车:取车时建议给2~5美元。
.搬家服务:应依搬运人员劳力程度给予15~20%小费,并由团队平均分配。
不需要给小费的对象:
.老师:多数学校禁止老师收取现金小费。若想表达感谢,可与其他家长合送礼卡,但需符合校方或州政府规范(如麻州限制为50美元以下)。
.医护人员:出于伦理与法律考量,医疗从业人员多数不得收受金钱或礼物。建议可透过手写卡片或感谢信表达心意。
.包裹配送员:平日不必给小费,但若为固定投递人员或在节日时,可酌情给予礼物或红包表示感谢。
.营队辅导员与运动教练:建议可集资送纪念品,例如印有学员姓名的球衣或团队合照等小礼物,而非现金。
.公司职员:公司内部人员通常不适合接受现金小费,可考虑送小礼或礼品卡来表达感谢。
小费常见难题与应对方式:
.服务不理想:即使服务不佳,也建议象征性给予至少10%,并可向店家反映问题。
.被催促付款:可礼貌地说明“我需要一点时间处理帐单”。
.遇到不收小费的餐厅:可向经理口头表扬服务人员,这通常比小费更有效果。
.同行者给太少:可婉转说“我来补一点,今天服务真的不错”,若不便当面说明,也可离席时私下补上。
.担心小费未交到服务员手中:建议直接以现金交给对方,避免被店家扣留。
.没带现金:可询问对方是否有 Venmo、PayPal 等电子支付方式。
.自助结帐萤幕跳出小费选项:若只是简单结帐,不需感到压力。可依实际服务判断是否给予,例如咖啡店给1~2美元即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
2 | 突发!美国、日本,重大变数 |
3 | 热议:中美一拍即合 会谈出奇顺利 |
4 | 疯传:白宫新闻秘书一边工作一边喂奶的照片 |
5 | 重大利好!中方承诺缩小贸易逆差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