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与李嘉诚两人在坊间有西方股神、东方侠之称,然而近期却不约而同的在狂囤现金资产,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公司现金储备高达3340亿美元(约新台币11兆元),占总资产比重29%,创下历史新高,李嘉诚执掌的长江和记也持续保留巨额现金,更将大部分港口出售给美国投资巨头公司贝莱德主导的投资集团,预计可套现约190亿美元(约新台币6270亿元)。
两位年过90的投资大亨,以善于把握时机套现而闻名,令市场不禁猜测,近期举动是否预示重大金融危机即将来临。 美媒专栏作家任淑莉在《彭博》撰文指出,波克夏会随着时间调整现金配置策略,在美股估值过高时提高现金配置,市场崩盘时则进行资产配置。 波克夏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投资美国银行,至今已获利超过300亿美元。
李嘉诚对出售资产的时机判断也同样引人注目,1999年网络泡沫高峰时,他以约150亿美元出售英国移动电话运营商Orange控股权; 2017年底,更以破纪录的52亿美元出售香港中环一栋摩天大楼,一年多后香港房市达到巅峰,该大楼接手方陷入困境,被迫贱卖房产。
对此,94岁的巴菲特解释,以他最爱的巴菲特指标来看,即股市价值与美国经济规模的比率,现在美股相当贵,因此伯克希尔夏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高价的美股,现金储备是相对合理且良性的。 至于李嘉诚日前决心出售长江和记的巴拿马港口资产,则更令人好奇。
长江和记只有两个巴拿马港口,处于地缘政治目标之中,李嘉诚此举等同于出售在香港和中国以外的所有业务。 而且,港口营运利润目前相当丰厚,去年在扣除息、税前的利润(EBIT)成长24% 。 此外,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这项业务还有望获得更高的利润。 但考虑到李嘉诚的过往举措,他在财务状况良好时出售港口,似乎有迹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