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历史准备重复同样的错误……

www.creaders.net | 2021-06-22 18:21:41  凭栏欲言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五月份,美国通胀已经“一爆再爆”,CPI达到5%。前些天,G7峰会决定一边印钞基建,一边保护环境……要助攻通胀?

  1 第一个笑话

  当地时间6月13日下午,七国集团峰会在英国康沃尔郡卡比斯湾落下帷幕。经过三天的对话和磋商,七国集团领导人宣布,在抗击疫情、重建经济、贸易改革、绿色转型等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并以峰会公报形式予以公布。

  经济方面,在已推出的总计1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基础上重振经济;承诺只要有必要,就会继续支持经济。

  环境方面,支持绿色革命,创造就业机会,减少排放,并寻求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度。

  美国通胀已经“一爆再爆”,再继续搞印钞基建和绿色革命,助攻通胀。然后再来强调,通胀是短期的、可控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必然将加剧遏制通胀加息与支撑经济印钞的矛盾。

  2 第二个笑话

  流动性主要方向无非就是流往实体、押注金融、押注通胀。

  市场化的实体投资决策基于长期,它没有办法迅速掉头,严重(加息可能性与印钞可能性)矛盾背景会让实体的长期预期不清晰,进而收缩防御,拒绝投资。

  当背景矛盾时,流动性就倾向于回流金融体系,刺激美债收益率下跌。背后,是印钞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开始失效化,货币刺激达到极限。

  这时候如何才能继续刺激经济,延缓问题爆发呢?矛盾背景下,金融体系的充沛流动性有四条出路:

  1)押注金融,金融上涨。

  2)押注通胀,通胀上行。正常情况下,适度的通胀和金融价格上涨会刺激实体(中长期而非极短期)盈利预期,进而刺激经济。但当背景矛盾时,由于实体回报期较长,长期盈利预期难以建立,资金就会拒绝流入实体。此时对于刺激经济来说,再充沛的流动性也很难刺激经济,但资金成本却需要实体经济承担。1和2就都成了负面选项。

  3)回收流动性。降低实体偿息规模会释放实体活力,实体偿息规模源于(资金规模*利率)。回收流动性会减少资金规模,或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提高利率,增加实体偿债规模,遏制经济增长。

  4)政府无视价格信号主导投资,拉动经济。市场化的实体投资是个长期决策,企业会考虑长期价格的可能变化。但政府投资不是,它更少顾虑长期价格的可能变化。

  当背景出现矛盾时,想要继续刺激经济,只能在回收流动性和政府投资之间做出抉择。但回收流动性更可能是在短期抑制经济而非刺激。此时,继续刺激经济唯一确定的路径其实只有政府投资一条路。

  喜马拉雅李录在文章《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大趋势》和辜朝明在《大衰退》一书中,都认为在货币刺激达到极限时(利率降至0或负),政府无视价格信号进行投资几乎是唯一选择。而事实也正如与李录和辜朝明所预测的一致,各国都将筹码压在了政府投资(刺激)之上。

  12万亿美元还不够,还有更多……

  但李录和辜朝明没有说明的是,在政府主导投资已经成为经济的主要推手时,这难道不是计划的深化吗?如果计划如此有效,还要市场干嘛呢?……

  要市场干嘛呢?……

  干嘛呢?……

  3 第三个笑话

  最最“好笑”的事发生了。

  之前,笔者指出过,当有意识的力量试图将全部人都纳入保护时,这其实是哈耶克所说的“为自由而计划”的最后阶段——全面计划经济。

  本轮G7峰会,七国集团承诺以创造就业、投资基础设施、推动创新为手段,使任何地方的任何个体,无论年龄、种族或性别都不会被落下。公报强调,过去历次全球危机的应对举措没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这一次将不同于以往”。

  注意,任何个体都不会被落下……这是“有意识”的力量试图将全部人都纳入保护……

  一个问题是,任何人都不会被落下,口号固然十分动听,但托举力量源自何方?代价会由何人承担?

  将所有人都纳入保护,其实际效果如何,在过去的几十年,历史已经给出过答案。

  黑格尔说,历史给予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