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武汉肺炎疫情肆虐逾三个月,《外交》(Foreign Affairs)期刊一篇文章指出,今次疫情暴露了全球化的弱点,不但令病毒传播得更快,全球化亦导致制造业越趋专门化,令国家之间更加依赖彼此的物资供应,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意料之外的冲击。物资供应不足的结果可能令全球政治格局出现改变,正当各国苦于应付国内疫情时,稍为从危机中恢复的中国开始利用自身囤积的医疗物资"卖人情",希望藉以增加国际影响力。
以今次疫情为例,专门生产汽车电子零件的MTA Advanced Automotive Solutions因疫情要关闭意大利其中一间厂房,令西欧汽车生产商忧虑电子零件会出现短缺。此外,全球手提电脑的零件供应依赖亚洲生产线,但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手提电脑2月全球生产量大跌一半。
生产及供应链问题亦打击全球抗疫能力,各地开始出现重要医疗物资短缺,包括用于检测COVID-19的试剂。试剂目前主要由两间药厂生产,分别是最近被美国收购的荷兰公司Qiagen,以及瑞士的Roche laboratories,但两间公司都表示,由于订单大幅急增,生产线难以应付,导致美国的检测试剂生产被迫延迟。
医疗用品短缺是美国面对的一大难题,美国未能及早对疫情采取对策,而且缺少许多所需物资,但川普政府仍然藉今次疫情退出全球化。美国的全国口罩库存自2009年以来便未曾补充,被视为"对华鹰派"的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甚至利用口罩库存及其他物资短缺的情况,来证明美国有需要尽快将制造业及重要药物的供应链搬回美国。德国对美国此举感到忧虑,怕美国大举采购由德国公司开发的疫苗,据悉柏林正考虑反竞标该疫苗,或是禁止美国交易。
随着各国受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各国可能不顾是否得失与盟友及邻国的关系,禁止出口或征收重要物资等严厉措施应付疫情。《外交》文章指目前为止,美国未有带领全球应对疫情,而且至少已将部份角色割让给中国,"这场疫情正重塑全球化地缘政治,但美国没有适应(新危机),反而生病了及躲藏起来"。
当美国及欧洲进一步封关之际,中国就伺机担任全球领导。作为疫症爆发原点的中国在抗疫三个月后开始复原,其他国家却正陷入苦战,疫情为中国提供有利的短期机会去影响其他国家的行为。
欧洲重灾区意大利无力控制疫情,医疗物资短缺,医生只能作出心碎又残忍的决定,决定拯救哪位病人、放弃哪些病人。尽管意国政府向欧盟国家呼吁提供紧急医疗设备,但分身乏术的欧洲国家都无法伸出援手,中国此时却提出向意大利出售呼吸机、口罩、保护衣及取样棉花棒。中国专家多施(Rush Doshi)及格维尔茨(Julian Gewirtz)都指出,中国寻找机会将自己塑造成全球抗疫领袖,以宣传自己的名望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3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