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刘鹤访美之后,中美迅速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且停止向对方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战的休战使欧盟感到被牺牲
5月19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而5月21日,欧盟证实已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关税报复清单,反制美国对欧盟加征的钢铝关税。
与此同时,欧盟主要国家法国就贸易问题进行了强硬表态。5月22日,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警告称,如今中美为避免贸易战各退一步,欧洲或将付出代价。他还说,“如果欧洲无法展现强硬立场,恐将沦为中美达成协议的牺牲品”。
实际上,美国3月宣布对钢铝加征关税开始,欧洲一直在寻求永久豁免的机会。虽然这中间不乏一些反制威胁的声音,但是总体上欧盟领导人仍然采取了和美国谈判的办法。法国总统马克龙(Emanuel Macron)和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le)不久前的先后访美,就谈到了钢铝关税的问题。
在中美达成“不打贸易战”的共识后,欧盟的愤懑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中美联合声明中,中方承诺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并且还要“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欧盟出口逐年增高的巨大市场,美欧实际上存在竞争关系。
第二,欧盟各国就钢铝关税问题和美国磋商多次,如今美国和中国“握手言和”,却仍旧可能再6月1日开始对欧盟加征关税,这让欧盟这个美国最大的盟友无法接受。
美国退出前,欧盟再三重申要保护伊核协议 (图源:新华社)
因此,中美的贸易休战,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欧盟国家显然认为继续的妥协只会令美国变本加厉牺牲欧盟的利益,于是这迫使欧盟拿出实际的反制措施,指向昔日盟友,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
然而这并不是欧盟被美国激怒的唯一原因。
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不顾欧盟国家的一再劝阻和警告,并且提出要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使其达到空前的规模。
伊核协议表面看来是一份核不扩散协议,然而这实际上牵扯到欧盟国家的重要利益。伊核协议签订之后,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得到缓和,欧洲目前购买接近四分之一的伊朗出口石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是伊朗在欧盟的最大客户,现在伊朗对欧洲的供应比2016年初增加了60万桶/日。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布兰特原油期货大涨2.36美元或3.2%,报每桶77.21美元,日高为77.43美元,为2014年以来最高。这无疑对欧洲的石油供应乃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美国单方面的退出,显然毫不在意欧盟国家承受的代价和损失。
如今,欧盟为挽救伊核协议焦头烂额,本月刚刚在保加利亚举行峰会讨论此事,并表示可能动用《欧盟理事会1996 年11月22日第2271/96号条例》,来使欧盟公司豁免美国对伊朗的次级制裁。
美欧之间在贸易问题上分歧不断,贸易战也打过不少回合,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曾出现很多矛盾。但是,从安全、政治、经贸多领域出现如此全面的分歧,在二战以来还从未有过。特朗普上任以来,在军事上对北约盟友毫不客气的施压军费开支,贸易上奉行保护主义,批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欧盟对此早已充满怨气。
如今,美国仍然不顾退出伊核协议和中美贸易战对欧盟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表面上符合了“美国优先”的政策,令美国得利,而实际上却证明了特朗普的短视。如果逼迫欧盟进一步加深和美国之间本就存在的裂痕,甚至把欧盟进一步推向美国的对立面,那么美国很可能损失现在拥有的地缘政治优势,甚至失去中东等热点地区的主导权。
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财富,不止经济优势这么简单,如果继续为短期利益透支盟友的信任,那么美国会面临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