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跌至六年新低,自9月30日以来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跌去超1000个基点,贬值幅度超1.5%,市场多方分析认为,人民币这种贬值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在不久前题为《人民币汇率暴跌真和你无关吗?》一文中,我曾从通胀、房贷、债务危机等不同角度叙述了汇率暴跌对普通老百姓生活可能的冲击,有几个读者留言问我为什么不谈谈汇率暴跌对出口的好处,实际上我对这个观点持非常怀疑的态度,尽管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从广义上来讲有一定的道理,但落实到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上看恐怕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贬值有效提振出口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市场中产品同质性高,价格是买家唯一的决策因素。在美国目前显然不是这种情况,曾经的中国产品以价廉取胜,但却被证明并不“物美”,价廉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轮胎、油漆、玩具、宠物食品等多个大型召回和集体诉讼,已基本毁掉了中国产品的声誉,让其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美国进口商也连带遭殃,因此现在的美国市场已越来越多地被哥伦比亚、墨西哥、越南等国生产的产品所替代(见我以前《有图有真相:"中国制造"正从美国市场里消失》一文),这些产品可谓真正的价廉物美,贬值人民币虽有利价格竞争,但想改变已成事实的质量形象却是需要很长时间不懈的努力的。
其次,货币贬值虽让中国出口更具价格竞争力,但同时也垫高进口成本,抵消出口的竞争优势。依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很多要依赖进口,石油对外依赖度达60%,铁、铜、铝矿石等均超过70%,粮食、原材料、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等也高度依赖进口,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数据,中国出口在GDP中的占比是22.6%,进口占比18.9%,净出口只有3.7%,可见货币贬值的净推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对美国和日本属净进口的国家,自家货币相对人民币贬值对经济的冲击会相对更大一些。
第三、汇率贬值对出口业要产生效果,不能只兑美元贬值而已,其贬值幅度还必须大到对一篮子货币贬值才有效,强度要比竞争国家大,或至少在伯仲之间,这并不是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时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一蓝子货币维持相对稳定。
有关贬值货币能否对出口有推动效果,台湾的历史数据其实很值得借鉴。从2000至2015年的
15年里,台湾曾经历过两个比较显著的出口衰退,一是2001至2002年间的网络泡沫,另一个是2008至2010年的金融海啸,这两段开始时台币都在大幅贬值,但出口依然衰退,反而是2002至2008年间台币进入升值趋势时,海关出口的年增率长期为正值;而且无独有偶的是,金融海啸后的一两年也是在台币升值时,出口才开始维持正增长的。
货币贬值能否救出口存疑,但它的不利影响却是显著的,最可怕的是可能赔上国家的金融稳定。《纽约时报》曾报道,在过去五、六年里,中国的银行和公司在海外借了大约一万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大部分是短期以美元计价的债务,一旦人民币大幅贬值,将会影响这些中国银行和公司的偿还能力,进而拖累出口。而且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很大,汇率和房地产市场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汇率出问题的话可能会殃及房市,从而导致中国经济陷入难以预测的困境,还不说会加剧资本外流,影响百姓民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