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未来5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将超过人民币10万亿元(1人民币约合0.1499美元)。同时指出,银行、国内资本市场和政府仍将是主要来源。但华尔街日报9月20日刊文指出,中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过度的问题,并将为此付出代价。
据华尔街日报9月20日发文报道,即使最苛刻的批评人士也得承认中国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超过了其他富有的民主国家。事实上,美国已经放弃了高速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中国的建设速度也不应过快。
十几年前,中国不存在高速铁路网,而现在迅速扩展,覆盖范围甚至超过了欧盟。
但是如此快速基础设施建设的代价是什么?牛津大学赛德商学四位学者的一项报告引发有关中国快速基础设施建设的争论,报告表明,外界观察家们一直称赞的中国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成本超支相当于2014年中国债务的三分之一。因此,除非缩小建设规模,否则中国将面临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事实上,中国大部分已完成建设的铁路线的实用价值都不大。如果这些工程的低效利用可以全面代表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率,那么中国或将不仅面临金融崩溃,建设越多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传统观念也受到挑战。就中国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或将使其走上毁灭之路。
随着中国政府疯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发展,债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即使北京试图寻求经济发展中服务业与消费的再平衡。麦肯锡公司估算,2000年至2014年间,中国的债务增加了26.1万亿,该数字大于美国、日本和德国GDP的组合。其中,国有企业债务占据总债务的大部分,而国企也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力量。
关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失控的共识在最近几年广泛存在。对此,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肯尼迪(Scott
Kennedy)分析认为,中国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他认为中国需要增加在农村的投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农村建设更多设施完备的医院与学校。
毫无疑问,中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过度的问题,而美国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却建设不足。如此两个极端都威胁着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人类福祉和金融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