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香港不再是“中国大卖场”?

www.creaders.net | 2016-09-13 18:05:19  金融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内地赴港游客支出在2013年见顶,此后形势急转直下。

  皇仁珠宝首饰专门店(Kingdom Jewellery)正努力让自己在香港铜锣湾(Causeway Bay)那些安静得可怕的奢侈品商店中脱颖而出。铜锣湾曾是世界上租金最贵的购物区。

  但是,尽管该店挂出了宣传“大甩卖”和分期支付的巨大条幅,店中仍然人可罗雀。

  自内地游客奢侈品支出在2013年达到顶峰以来,“我们的客流量已减少了60%至70%,”经理Jacky Sze说。“我对今年余下时间和明年不抱太大希望。”

  在需求遭到中国经济放缓冲击之前,中国游客很乐于在皇仁珠宝的单笔购物中花掉10万港元(合12890美元)。Jacky Sze表示,现在许多顾客每次购物不愿超过1000港元。

  在生意红火了几十年之后,隔壁的珠宝店关门了,香港全市的其他许多奢侈品商店也已关门大吉。香港正在失去“中国大卖场”的地位。

  今年前7个月,香港零售销售额较2015年同期减少了10%,珠宝和名表销售额减少了22%。

  上周的年度香港钟表展之前,香港占据了8年之久的全球最大瑞士手表市场地位被美国夺走。

  对于依赖零售业驱动经济增长的香港而言,部分问题在于,其与中国内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这让许多内地游客不想来香港,在截至7月份的一年里,内地赴港游客数量同比减少了9%,至2400万。

  但是,全球奢侈品行业存在一个更大的结构性问题,即变得依赖中国不断壮大的新富人群的需求。

  瑞银(UBS)分析师估计,瑞士表业集团斯沃琪(Swatch)去年对中国顾客的销量占到集团总销量的47%,而瑞士奢侈品公司历峰(Richemont) ——旗下拥有卡地亚(Cartier)、积家(Jaeger-LeCoultre)和万宝龙(Montblanc)等品牌——对中国顾客的销量占总销量的 38%。

  从事在海外推介英国奢侈品品牌的Britannia Elevation的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奥尔弗(Edward Olver)表示,太多公司在向中国市场销售时采取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策略,现在它们开始为过度扩张付出代价。

  “曾经有一段人们在中国赚钱非常快的美妙时期,很多意大利和法国品牌觉得,有大量‘玉米’可以收割,”他说。

  信用卡公司万事达(MasterCard)分析部市场调研主管萨拉•昆兰(Sarah Quinlan)表示,中国消费者的支出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他们更关注体验,而不是昂贵的产品。

  “至于我们所称的传统奢侈品——手袋或名表——是否将回到我们过去见到的销售水平,存在着一场重大辩论,因为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她说。“我们仍看到中国人大量旅游,但他们的购物开销减少了,在酒店、餐饮和娱乐上的开销增加了。”

  箱包制造商新秀丽[-2.34%](Samsonite)首席执行官拉梅什•塔因瓦拉(Ramesh Tainwala)表示,香港需要一种“永久性的调整”,因为不能再等着大笔花钱的中国游客的需求回升。

  他自己的公司一直在改变策略,对中国市场推销不太昂贵的产品。该公司在努力强调其手提箱的实用优势,而不是奢华魅力。

  其他公司也被迫走中低档路线,向顾客出售更简单、更便宜的产品。顾客们现在更感兴趣的是规格和价值,而不是单纯的地位象征。

  香港表厂商会(HKWMA)副会长高伟国(Timothy Kao)解释称,过去中国买家只是被最昂贵的产品所吸引。

  “但现在,价格合理的实用型手表卖得更好,”他说。

  瑞士潜水手表制造商时度(Doxa)的助理营销经理Liz Lee表示,回应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的另一办法是寻找新市场。

  “大中华市场如今已饱和了,”她说。“我们开始推进市场多元化,向中东拓展;伊朗等地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