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大泡沫:日本自我引爆 中国断臂求生

www.creaders.net | 2016-05-10 18:20:09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5月10日,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4 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4%,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 2.0%。蔬菜和畜肉类价格,录得最大涨幅。其中,蔬菜价格上涨22.6%,畜肉类价格上涨20.1%。

  除天气因素外,人力成本上涨、流通环节成本上升、投机资本炒作,构成此轮物价上涨最主要的因素。今年一季度,中国新增信贷4,61万亿(1人民币折合约0.1534美元),创单季历史新高。远超经济增长潜力的货币投放量,最终将以不同方式反映到物价上。毕竟,通货膨胀永远是货币现象。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6.7%,这被众多业内权威视为“企稳”的信号。然而,5月9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一位“神秘权威人士”的解读,为盲目的乐观派浇了一盆冷水。对方认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有缓解,一些新问题超出预期,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

  “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上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灭,那才是真正两难,左右不是。”

  神秘权威的一番观点,被市场各方解读为重大信号,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从稳增长下强力刺激,朝调结构促改革方向回归。政府或将缩紧货币闸门,重新要求去杠杆,淘汰产能过剩、消灭僵尸企业情形不可避免。有分析认为,中国政府往下更多强调的是改革,而非增长。

  无疑,任何一轮改革,均不可避免会触动一部分群体利益。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人群体,为国企改革做出重大牺牲,那么现阶段,倘若决策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将进一步涉及到核心利益环节,这必然是充满激烈博弈的过程,关键在于决策层如何取舍。这正如“权威人士“所言那样,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

  事实上,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均要面临重重险阻和困境,关键在于政府和社会怎样应对。上世纪70年代,由于货币长期超发,配合工会垄断、政府庞大财政支出,以及高油价影响,美国经济深陷滞涨泥沼。在高通胀与高失业冲击下,大多美国民众对本国社会经济失去信心。里根政府上台后,一方面顺应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以近乎残酷的举措抑制通胀,另一方面采取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拓展企业利润空间。

  此举虽受到工会和民主党派强烈反对,但企业信心逐渐得以恢复。从1982年12月起,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经济复苏势头比战后历次复苏都强劲有力。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毕竟,货币可以超发,资源则无法再生。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促进企业良性竞争的前提。当企业染上廉价货币依赖症时,必然扼杀内在创新精神,长此以往,社会经济必然走向停滞。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通过紧缩政策牺牲社会短期利益,让社会摆脱通胀同时,重新激发企业创造精神,为经济长期发展注入活力,可谓功不可没。

  日本情况同样如此,当前,很多人将日本衰退和广场协议联系起来。的确,当前日元升值,尤其日本央行货币宽松,是促成资产泡沫的重要因素。在后来日本政府却选择大幅提高利率,主动刺破楼市泡沫,这在一般人看来无疑是“愚蠢”的选择,但恰恰透射出日本政府的“理性”。

  毕竟,如果继续放任泡沫丛生,将会让越来越多企业和银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当所有企业共同沉迷于投资产投机时,无疑将成为日本的噩梦,彻底走向沉沦不可避免。目前来看,日本当年主动“断臂”,虽让社会付出惨痛代价,但保住了经济长足发展的内核。

  中国目前经济情形,比日本当年更加严峻。日本经济在衰退之前,已经步入富裕国家行列。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层面,并不能和其同日而语。并且,日本当年强大制造业,一度将美国企业逼入墙角。而现阶段,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产品核心竞争力上,中国与日本企业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世界100家大创新企业中,日本企业有28家,日本汽车、电子产品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仍占据全球相当的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资产泡沫,和僵尸企业规模,比日本当年更为严重。如果维持现状,则需要央行源源不断放水,这不仅导致社会负债率高企,而且对人民币长期汇率构成不利影响。通货膨胀、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债务杠杆,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粗放型发展模式的魔咒。稍有不慎,“权威人士”所预警的金融系统性危机就会发生。

  因此,被迫紧缩货币,并且针对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痛下杀手”,将成为中国政府接下来必须直面的问题。这需要决策层拿出远超当年朱镕基的魄力和勇气,才能逐渐化解困局。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