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为阿里巴巴的2号人物,蔡崇信持有股份高达3.6%,仅次于马云的7.8%,可以说在阿里内部,但在外界却很少有人认知,这源于蔡崇信一贯低调、沉稳的做事风格。
耶鲁毕业之后的蔡崇信,原本在北欧地区最大工业控股公司Invester AB香港工作,负责亚洲业务。1998年,Invester AB计划参与阿里巴巴的增资,于是代表人蔡崇信和当时的马云有了“第一次接触”,没想到,几次谈下来,投资事宜没有谈成,蔡崇信自己却爱上了阿里巴巴。
这是因为对两件事情给蔡崇信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一是马云想创建Alibaba.com这个国际进出口平台的宏愿,另一个是马云的领袖魅力。
1999 年,蔡崇信来到杭州,再次找到马云,这一次他还带来了怀孕的妻子克拉拉以说服她同意自己加入。也是那次旅行中,马云和蔡崇信泛舟西湖,在那里商讨了阿里巴巴未来的远大计划,而马云在听到蔡崇信打算放弃70万美元年薪工作,选择加盟600美元年薪的阿里巴巴时,震惊到差一点跳湖。
紧接着,蔡崇信辞去了他在AB投资公司的工作,正式加盟阿里。
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是一家前途茫茫,“钱”景不知在哪的网络公司,更别说公司内部混乱的制度了。如果以现在资本市场的标准看待,当时的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芜” 来形容,别说没有制度、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蔡崇信到了之后,把阿里巴巴的员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从最基本的“股份”、“股东权益”开始教起,接着又帮创始的“十八罗汉”,拟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
紧接而来的最大难关就是“钱”,也是蔡崇信进入阿里巴巴之后最艰钜的任务,尤其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折损了一堆网络公司,蔡崇信要帮阿里巴巴在市场上找钱的难度,可想而知。从蔡崇信进入阿里巴巴起算,阿里巴巴一共经历了3次的重要增资,每一次,都让阿里巴巴脱胎换骨,有了崭新的面貌与股东成员,背后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资是2000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资2500万美元。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网络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当时蔡崇信和马云两人赴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谈判,投资银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即使两人明知当时的阿里巴巴体质羸弱,根本没有多少谈判筹码,但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一旁的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最后两人 “完美搭配”,让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这一仗,蔡崇信帮阿里巴巴度过最危险的难关。
软银的资金到位后没多久,美国科技股就因网络泡沫,从高点崩落,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这波熊市中灭顶,惟独资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惊无险挺过这场世纪风暴。蔡崇信的运筹帷幄,当然得在功劳簿上记一大笔。
此后,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发挥冷静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别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现如今,阿里已经于纽交所上市,按照阿里最新2000亿美金市值,蔡崇信3.6%的持股比例,其身家高达72亿美金(约合446亿)。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