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华尔街秃鹫狂喜“围猎”阿里巴巴

www.creaders.net | 2015-02-03 20:55:44  华尔街见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潜伏已久的“华尔街秃鹫”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开始向理想的猎物——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发动攻击。

  1月30日,阿里巴巴正式遭到集体起诉。美国罗宾斯·盖勒律师事务所(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LLP)向美国纽约南区法院递交起诉状,指控阿里巴巴违反美国证券交易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副主席蔡崇信、CEO陆兆禧、CFO武卫四人成为被告。

  这是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以来遇到的第一起集体诉讼,距其上市不过才5个月。一时间,舆论哗然。

  对于此事,阿里的官方回应是:“最近提起的诉讼中的指控是没有依据的,阿里巴巴准备积极为自己辩护。”

  一场持久战才刚刚开始。

  从美国史上最大IPO到被告席

  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在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之下,阿里巴巴去年9月19日正式登陆纽交所,按68元的招股价计算,融资规模超过218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此后阿里巴巴股价一路上涨,最高接近120美元。马云因此成为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只是,围绕着这家明星公司的除了耀眼的光环,还有伺机而动的律所、投机者、做空机构、公关公司。

  由工商总局触发的 “白皮书”事件让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缝隙”。

  1月29日,在集体诉讼方面经验丰富的美国知名律所Pomerantz宣布对阿里巴巴就涉嫌违反证券法展开相关调查,随后Rosen、Howard G. Smith、Holzer &Holzer以及Bronstein Gewirtz &Grossman等四家律所响应介入。

  但这几家公司只是宣称进入调查阶段,目前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递出诉状的只有上述提到的罗宾斯?盖勒律师事务所。

  在22页的起诉书中,该律所列出了阿里巴巴在“集体诉讼期”(在2014年10月21日至2015年1月28日期间)存在的不当行为,主要包括阿里巴巴隐瞒 “关键事实”,同时质疑阿里的第四季度财务情况。

  该律所指出,阿里巴巴没有披露去年7月与工商总局的会谈,在上市之后,投资者也不知道两位创始合伙人马云和蔡崇信卖掉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份一事。

  诉状提到,被告“涉嫌在股票发行日前或在发行后不久,提供误导性的公司报告以及媒体披露”。其认为,阿里巴巴在公司前景和业务上欺骗了投资者,人为抬高了阿里股价,使得投资者以虚高的价格购买股票。

  阿里巴巴的股价在事件发酵期间遭到重挫。1月28日,在媒体披露“白皮书门”事件后,阿里股票跌了4%,收盘报102.94美元,次日,受到四季度财报不及预期的影响,阿里股价暴跌近9%,收盘仅89.81美元。

  仅仅两天,阿里巴巴的市值就蒸发300亿美元,如果从股价的高点算起,其跌幅超过25%。

  工商总局白皮书“捅娄子”

  整起事件的导火索其实是官方的一份网络正品调查报告。

  华尔街见闻曾梳理过这场“年度大戏”的前半场。1月23日,工商总局公布《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调查显示,淘宝网的正品率只有37.25%,是所有样本中最低的。

  一直以来对“假货”颇为敏感的阿里巴巴做出了强硬的回击。1月27日淘宝网官方微博发表“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心声,文章不仅言辞激烈地炮轰工商总局抽检程序失当,还点名指责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吹黑哨”。

  一家企业与官方如此“掐架”着实罕见。1月28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将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

  这份白皮书其实是半年前一次内部座谈会的纪要,主要是关于阿里巴巴IPO前工商总局对其进行行政指导的内容。但文件明确提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

  监管层关于淘宝假货问题的披露立刻引来了西方媒体的关注,“中国扣留这份报告,直到阿里巴巴IPO后才公开”成为不少媒体的头条。

  这份白皮书也成为美国律师眼中的关键证据。

  即便后来“阿里巴巴与国家工商总局握手言和”、工商总局出面称这份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依然没能阻止事态扩大。

  “工商总局的新说法只是从形式上将‘白皮书’称为了‘会议记录’,但对内容的真实性并未否认,等于进一步确认了相关内容的真实性。” 中国律师郝俊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提到。

  “行政主管机关提出了五大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应该就属于重大事实。至于这些事实是写在白皮书上还是黑笔记本上并没有实质性区别。”

  围攻中概股

  阿里巴巴不过是在美上市中概股中遭到集体起诉的最新案例。而高调宣布对阿里进行调查或起诉的上述几家律所更是围攻中概股的常客。

  “这些律所的操作手法一般是:先以代表投资者之名发布调查声明,然后鼓动投资者作为原告委托他们调查、向法院提交诉状。也就是说,如果最终没有投资者愿意委托这些律所发起诉讼,它们的操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每日经济新闻》提到。

  在集体诉讼中,如果原告胜诉,首席原告相较于其他投资人可以获得较多的赔偿,律所也会拿到丰厚的代理费。据上述报道称,若原告与被告达成和解,律所可以分走和解费的30%。

  看看近年来遭到集体诉讼的中国企业,以下是界面和新京报报道:

  2001年,美国Milberg Weiss等两家律师事务所对网易提起集体诉讼,最终令其赔偿了435万美元。2004年,网易被美国证监会(SEC)翻旧账,再次被调查,称SEC准备就网易公司2年半以前修改公司有关财务数据的行动提出控诉,依据是网易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联邦证券交易法。

  2007年12月28日,美国律师事务所Coughlin Stoia GellerRudman& Robbins对上市刚一个月的分众传媒发起集体诉讼,但由于律所未征集到足够的投资者作证,此案最终以庭外和解结束。

  2012年7月,美国7家律师事务所向新东方发起集体诉讼,指控新东方发布了虚假和误导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夸大了资产规模或者现金流。诉讼目前仍未有明确结论。

  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7个月后遭PomerantzLLP发起集体诉讼,指控聚美优品及其特定高管向投资大众发布了错误的、误导性的声明。随后4个月里,聚美优品市值缩水60%以上,但该案至今尚未有定论。

  兰亭集势是为数不多公开承认存在虚假和误导声明,而已赔偿和解的公司。2013年8月美国4家律师事务所发起集体诉讼,指控兰亭集势作出了虚假和误导性声明。2014年9月,兰亭集势宣布以155万美元就集体诉讼达成和解。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