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全球能源指挥棒 沙特传给习近平

www.creaders.net | 2015-01-27 18:53:20  凤凰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百多年来,全球能源指挥棒一直在沙特国王手中,但是,笔者认为,该指挥棒已经传给习近平主席了。也许,你会觉得中国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价格是沙特说了算,就像去年下半年来的全球石油价格控制权在沙特手里一样。笔者告诉你,这都是老黄历了,市场洗牌的结果是全球能够指挥棒传到习近平手里了,依据如下。

  1、过去中国刺激经济依靠房地产、高速公路、铁路,现在不靠房地产、高速公路了,那么,相应的石油消费量就大大下降了。虽然中央提出7万亿元的刺激经济,但是,这是核电站、高铁、环保、生态、社会保障等等,对实体产业的拉动不到原来4万亿刺激经济的十分之一。所以,对石油的需求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没有扩大石油需求量。另外,核电站的大量上马,将大量替代煤电、光伏发电,随着电价的下跌,各种电磁炉、红外线电炉、微波炉、电饭煲、红外保温炉、电烤炉等的大量使用,用气、用煤、用油大量下降,所以,石油使用范围会大幅下降,自然导致用量大幅下降。

  2、将来能源很充足,无论是用气还是用石油,但是,用石油炼化会对环境污染,而且汽油燃料也会污染环境,所以,石油属于二次污染环境的能源。而天然气对环境没有这种二次污染,将来替代石油、汽油是必然的。将来全球会用大量的页岩气、天然气替代石油燃料是大趋势,而用气发电替代煤炭发电也是大趋势,用气燃烧供暖取代用煤供暖也是大趋势。毕竟用煤供暖供电存在二次污染环境,而且不安全,而用天然气供暖供电没有二次污染环境。如果说,过去是煤炭和石油成为能源的主角,那么将来是核电站、天然气成为能源的主角了。

  3、对于核电站不必担忧,如果日本福岛核电站当初是利用燃料棒进行循环经济供热水、供蒸汽,那么,日本就不会引发燃料棒带来的核电站事故了。俄罗斯给巴黎设计的核电站就是燃料被循环利用,结果燃料棒变成灰烬了,不仅对热能充分利用了,而且燃料棒辐射下降90%以上,燃料棒灰烬比燃料棒占地下降90%以上。很明显,俄罗斯成为核电站的全球领跑者,把法国挤下全球宝座。俄罗斯在伊朗、土耳其、印度、朝鲜等国核电站项目大量得手。这是大大降低全球使用石油、天然气的有效方法。

  4、韩国2014年初启动了核电站,并且加大了燃煤电厂的使用,结果去年进口天然气下降10%,将来几年进口天然气会进一步下降。而日本已经上马核电站,去年或进口8900万吨天然气,一旦日本恢复60%的核电,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将从2014年的8900万吨下降2000万吨至6900万吨。很明显,下降幅度恒大。而中国2013年天然气消费增速是30%,2014年不到10%的增速,去年前10个月天然气消费增速是7.1%,较上年同期下跌6.7%。那么,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有可能出现零增长了。如果大量上马核电站,晚上10点到早晨6点是半价用电,那么,何必用煤炭取暖呢?每晚1度电就是3角多,1个月就是10元钱取暖费,就算每个月取暖用电量翻倍也仅仅是20元取暖费。

  5、今年初沙特石油部长已经多次说石油价格永久看不到100美元了,为什么?就是担忧美国页岩油成本在57美元附近,一旦石油价格上升到该位置,页岩油就会大量供应了,那么油价就上不了。 所以,该石油部长说,今年油价能够到80美元,笔者认为, 80美元将成为油价将来的天花板了。如此看来,沙特也是回天无力了。

  6、由于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挂钩石油,那么石油价格的下跌自然带动天然气价格的下跌。如果俄罗斯不是这样挂钩,就算脱钩,那么全球天然气也是越来越多,那么价格也是会下降的,因为能源价格是相互影响的。当全球核电站大量上马时,天然气的替代选择来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全球能源已经大量上马核电站,这将大量替代天然气、煤电、石油,而大量天然气的供应,将替代石油、煤炭。加上中国已经去房地产、高速公路拉动经济的粗放型时代,中国对石油的进口随着核电站的大量上马和天然气没有石油、煤炭的两次污染,使用核电站、天然气、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成为将来的大趋势。而沙特主要是石油资源,自然被全球淘汰了。另外,中国去年大量进口石油的地方是俄罗斯,同比增长36%,从沙特进口的石油减少8%,从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下降11%。另外,去年中俄签署40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这意味着将来中国大量进口能源的国家不是沙特而是俄罗斯了,考虑到石油的两次污染环境而天然气没有这种污染,中国进口俄罗斯的能源将以天然气成为主角。如果全球兴起使用核电站、天然气替代石油、煤炭、页岩油、生物燃料,那么沙特就有可能成为更加遭受打击的国家了。所以,笔者认为全球能源指挥棒沙特传给习近平了。( 作者:吴东华)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