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钓鱼岛争端的影响,但两国间的贸易正在反弹,中国消费者再次燃起对日本车的热情。韩国则成为输家,韩国车企占据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下滑。
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日本车在中国的出货量近1.6万辆,这是去年10月低点的3.5倍还多。不过,这一数据和一年前相比仍然低了近 14%。花旗集团经济学家村岛喜一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中日两国间的紧张局势已经严重冲击日本对中国的运输设备出口,但4月数据似乎表明,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化解。
今年4月,日本品牌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回升至16%以上。去年6月这一比例在20%以上,但去年10月跌至7.61%。这一趋势部分反映出日系车厂商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而付出的更大努力及其更好的保修政策。
《华尔街日报》称,日中贸易反弹的输家是韩国。中日领土争端是韩国车企提高对华出口量的一个契机。从去年7月至今年1月,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在华销量增幅均超过60%。如今,韩国车企占据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下滑,和今年1月相比,今年4月现代中国的销量下降了21%,起亚则下降了16%,不过,两家企业的销量均高于一年前的水平。
日本券商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从基本面看,中日经济仍然相互弥补。中国无法放弃来自日本的高端产品,日本的跨国公司也无法放弃中国这一巨大市场。日本对华旅游业的复苏速度则更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