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世界财经 > 正文  

金融危机潜伏 中国投资这两个产品最保险

www.creaders.net | 2016-07-25 18:35:06  凤凰国际iMarkets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文章称全球经济危机四伏,投资应谨慎,至于投资策略由避险向逐利改变的拐点,可能伴随金融危机发生而出现。以下为全文:

  2016年上半年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政治、经济黑天鹅事件此起彼伏,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让正在走下坡路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经济表现也备受关注。

  最新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仅为6.7%,投资、出口、消费的增速全面回落,人民币持续贬值,印证了中国经济“L”型走向趋势。在下半年国内经济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国际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潜伏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应该做好全球资产配置与风险规避。

  中国经济下行,GDP增长代价高

  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7%,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新低。GDP增速放缓反映出中国投资、出口、消费的增长乏力,经济处于长期下行趋势之中,甚至在未来的5-10年里还会出现负增长。

  首先,上半年投资增速回落,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到了2.8%,占比下降到60%,反映出有效需求不足。而国企投资增速达到23.5%,但是业绩回落,投入产出比是下降的。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1-5月份国企的利润同比下降9.6%;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企的利润同比下降7.3%。

  其次,虽然中国的出口在全球当中占比提高,但是近两年出口呈负增长,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是在大幅下降,一般贸易出口还在增加,这说明中国的加工企业正在向外转移,向低收入国家转移,向劳动力便宜的国家转移。

  最后,由于对消费起主要拉动作用的新兴消费对于总需求的贡献并不明显,居民的收入增速也开始下降,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国今年的消费仍然疲软。

  不过,一直以来中国GDP都被过度关注,但该指标作为经济综合运行的结果,内涵是有限的。即使中国未来10年内出现负增长,也只是经济调整、企业增长动力不足的必然结果,不必恐慌。对于经济数据的解读,更应该关注到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从上半年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虽有亮点,但是经济增长付出巨大代价,暗藏危机。亮点主要表现在消费结构升级上:从行业上看,餐饮、旅游、网络购物等服务行业的迅速增长,其中网络购物增长近30%;从产业上看,新兴产业的发展比较快,有益于制造业产业升级与技术水平提升;从整体上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到73.4%,说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改善。

  但是,内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不够高,上半年企业的亏损面又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够高。另一方面,中国以投资拉动GDP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上半年财政支出的增速超过财政收入增速一倍以上,达到15.1%,货币政策继续扩张,但是实际效果递减。

  从投资的三大产业来说,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回落,特别是占据投资半壁江山的房地产投资下半年会继续回落,对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构成压力。唯一增长的是基建投资,增速超过20%。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与投资是呈正相关的,但是基建投资却是经济增长的反向指标,只有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才要靠基建投资拉动增长。而且,由于政府、国有企业不断增加杠杆,居民部门上半年的房贷规模比去年增加一倍,使得国内整个社会的债务率上升幅度偏大,债务问题压力加大。

  全球经济风险上升,金融危机潜伏

  事实上,不仅中国的经济在放慢脚步,全球经济也在走下坡路。虽然从短期来看,英国脱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短期剧烈震荡,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最近市场表现趋于平稳。但是从长期来看,英国脱欧带来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将延缓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金融市场的预期并不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 19日公布最新预测,全球经济2016年将增长3.1%,2017年将增长3.4%,在今年4月份预测的基础上下调了0.1个百分点。

  从地区上来看,虽然北美地区自身企业竞争力较高,东南亚、南亚劳动力低廉承接部分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因而经济表现较好;但是英国脱欧后,欧盟经济遭受巨大打击,欧盟体系内经济进一步下行,欧洲金融市场整体不被看好;东亚的中日韩三国经济都不景气,金融市场也不被看好。

  全球经济下行,金融系统风险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未来十年可能会再次发生金融危机。

  当前,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延缓经济危机的发生,比如美联储一再延迟加息,避免影响经济复苏。中国近年来也一直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实际上取得了很多进步,比如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加入国际一篮子货币等等。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改革的阻力与难度在加大,改革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一方面,遗留至今的问题其实最为棘手,这也导致近期改革推进速度变慢,投资者的预期低落。另一方面,在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如果强行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可能会加大金融危机的风险。例如,今年股市延缓推行注册制,其实就是避免打击投资者预期而导致股市崩溃,严重打击中国的金融体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金融系统性风险上升的时候加强市场管制是符合逻辑的,预防金融危机的破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现在全球需要金融危机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延缓措施导致全球经济结构越来越扭曲,对于金融的依赖度越来越大。除了经过经济危机来实现彻彻底底的经济结构改革,暂时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全球化资产配置避险为上,逐利为下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大之下,中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两年的投资,应该有全球化的思路,以避险为上,逐利为下,否则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资产将大幅度的缩水。避险是一种防御策略,防止更大的损失。

  比如说,现在黄金就是比较好的投资产品。黄金虽然低风险低收益,相对其他投资产品来说,黄金安全性更高。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的话,黄金的保值能力就会被体现出来,其他投资产品缩水的程度可能更大。而且,现在全世界的货币都在超发,存在通胀的压力,从长期来讲配置黄金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今年上半年国际金价走势较好,累计涨幅达25%,达到1985年以来的最大半年涨幅。

  除了黄金,投资海外房地产也是较好的保值手段,甚至增值的手段。房地产投资应该注意与中国人口转移趋势相符合。过去16年,中国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迁徙转移,导致像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房价持续高涨。近年来中国人掀起海外移民风潮,未来特别是在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华人集聚的城市,房价还是会较快上涨。投资海外房产的选择逻辑,主要看中国移民的集中目的地,及该地区房价的涨幅。

  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方面,美国应该是首选,因为美国经济是所有发达国家中相对最好的。在行业的选择方面,服务消费、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升级这三大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主题可以关注。

  此外,在股权投资方面,中国海外并购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大趋势,因此,国内的投向海外的并购基金值得考虑。

  目前全球经济风险因素较多,未来十年很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只是不能预测危机将在哪个时点发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投资理财应该谨慎避险,至于投资策略由避险向逐利改变的拐点,很可能伴随着金融危机发生而出现。

  (作者系海通证券[0.19%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亚洲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了
2 马斯克突然宣布提前…
3 习近平重庆之行又现蹊跷
4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5 赵乐际麻烦大了 被习抓住了这两个把柄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传傅晓田抵京即被带走 孩子被做DNA鉴定
2 张玉凤的老照片,有些很少见
3 扛不住了?北京率先宣布…
4 突然,高盛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5 亚洲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了
6 真正的麻烦或许才刚刚开始…
7 毛泽东见江青前夫唐纳 惊讶说了“三个字”
8 遭北京抛弃 这位传媒大亨下场惨
9 马斯克突然宣布提前…
10 危急!哥大告急!美加多所名校告急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周傥:理性反省和重新认识乌克 万维网友来
2 解密: 千年之计“一盘大棋”崩 文庙
3 乌克兰呀,你太让人失望了! 山蛟龙
4 谁敢买中共国的电动车? 山蛟龙
5 太尴尬了--杭州千人相亲大会竟 弓长贝占郎
6 亚洲的乌克兰其实不是台湾,而 随意生活
7 海一代选民:多少人视民主党为 随意生活
8 以色列狠扇三巴掌 伊朗摸着脸 雷歌747
9 台湾面临的三个选项 suoliweng
10 2023回国(65)机场:托运行李 绿岛阳光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亚洲的乌克兰其实不是台湾,而 随意生活
2 一只小鸟的咏叹 木桩
3 台湾面临的三个选项 suoliweng
4 在言论管控大搞一言堂方面,中 爪四哥
5 乌克兰呀,你太让人失望了! 山蛟龙
6 海一代选民:多少人视民主党为 随意生活
7 周傥:理性反省和重新认识乌克 万维网友来
8 解密: 千年之计“一盘大棋”崩 文庙
9 谷歌是不是被中共收买用来欺骗 右撇子
10 普大傻投降吧!滚回老窝去—— 花蜜蜂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